山居素飯
豆苗可瀹瓠可羮,
僧廚午飯蒸香粳。
道人得此清凈供,
下箸已勝肥羊烹。
平生為腹不為目,
偶逢一飽心自足。
晚菘早韭舊所知,
五鼎百牢未為福。
豆苗可瀹瓠可羮,
僧廚午飯蒸香粳。
道人得此清凈供,
下箸已勝肥羊烹。
平生為腹不為目,
偶逢一飽心自足。
晚菘早韭舊所知,
五鼎百牢未為福。
豆苗可以煮食,瓠瓜可以做湯,僧人的廚房中午蒸著香噴噴的粳米。修道之人得此清凈的飲食供奉,動筷品嘗已勝過烹煮肥羊的美味。平生所求為飽腹而非滿足眼目之欲,偶爾吃到飽足內(nèi)心便已滿足。晚菘的清甜、早韭的鮮嫩是我舊日便知的美味,即便享用五鼎百牢的盛宴,也算不得真正的福分。
瀹(yuè):煮。
瓠(hù):瓠瓜,葫蘆科植物,可食用。
香粳(jīng):指香粳米,一種香氣濃郁的大米。
道人:此處指修道之人或僧人。
為腹不為目:化用《道德經(jīng)》“圣人為腹不為目”,意為注重實際需求而非表面享受。
晚菘:秋末的白菜,古人認為其味甜美。
早韭:初春的韭菜,鮮嫩可口。
五鼎百牢:五鼎指古代貴族宴飲時的五種鼎食,百牢指牛、羊、豬各百頭,代指極豐盛的宴席。
此詩應創(chuàng)作于詩人山居或訪寺期間,通過描寫僧廚素飯的日常場景,反映其對簡樸生活的推崇與對物質(zhì)享受的淡泊心境。
全詩以“山居素飯”為切入點,通過對比素樸飲食與奢華盛宴,倡導重實際需求、輕浮華享受的生活觀,體現(xiàn)了詩人超然物外的淡泊境界,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
卜筑成新趣,招邀足舊歡。群英盛璀璨,孤秀出瑯玕。令節(jié)將縣艾,同心總佩蘭。看云思結(jié)夏,歌雪覺生寒。席換情彌洽,杯深意未闌。薄游無不可,詞客滿長安。
長憶唐從天寶初,開元氣象了無馀。宮中已制霓裳曲,刻石山靈失笑渠。
諸孫幸繞膝,白眉寧幾人。人皆矜意氣,惟爾最含醇。少小彝倫篤,唯諾更與親。讀書聲正噪,摛辟日日心。年來慚潦倒,元宗屬望頻。入山探二酉,馳驟偶傷神。塞兌堪調(diào)息,寡慮可還真。爽口非為寶,伐性酷于秦。拂意人常有,何必轉(zhuǎn)生嗔。清靜長生訣,千金爾自珍。
已是巖寒時候,原上小車馳驟。侵曉放河堆。贏得東方紅透。紅透,紅透,獵獵戰(zhàn)旗如繡。
夕陽綠澗明。
故里心長系,新祠喜落成。好山當面立,流水入懷清。文獻開先裔,公侯復始情。衰年頭重白,力盡此經(jīng)營。
卻惡喧囂遠市廛,自耕荒僻浙河邊。時非蘇子投書日,鬢是潘郎作賦年。飯客夜舂鸚鵡粒,灌園春引桔槔泉。塌然鼾睡茅茨下,榮辱何因到爾前?
石甗峰前綠草肥,菟絲挾雨上梧枝。天臺道士投龍去,少白山人相鶴歸。苜蓿帶茸初映日,雕胡落釜半成糜。石楠花落無人掃,誰臥水陰歌采嶶。
學海波源識老龍,人生聚散苦匆匆。愛閒易得過從懶,臨別還將姓字通。白簡絳騶凌曉色,空城故國鎖秋風。當年宦譜傳江左,勛業(yè)憑高指顧中。
本來無說本無言。澄寂湛然。湛然常寂氣神全。希內(nèi)自觀玄。玄中妙,妙中玄。無相貌,莫團圓。往來去,怎遮攔。清風明月前。
塞鴻飛盡野云收,羌笛悠悠漳水秋。有客北來歸未得,倚門長嘯看吳鉤。
圣祖詒謀萬世傳,里閭棹楔表英賢。既通地脈壬乾位,定破天荒癸卯年。五色鳳文能照耀,九霄鵬翮自騰騫。莫嗤兩柱無多力,待看堂堂拄碧天。
薰風吹路鐸聲清,行李飄蕭出帝城。洛士自今沾化雨,川人從昔有文名。崤函地接關(guān)河便,秦趙臺危草樹平。黌舍有刑知尚在,好將蘋藻薦曹生。
燈堊人如魍魎。樓脅街如游蟒。何物系人街。一雙鞋。莫認天如深爪。莫任思如豐草。傾酒向空腸。作滄浪。
蘭風吹暖度書幃,桃雨烘晴映玉池。鬼谷樹深衣濕翠,一簾花影碎琉璃。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