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五日與才仲弟相別于白沙東門之外悵然久之不能自釋乃知謝安石作惡之語不為過也因成八詩奉寄可見別后氣味亦可并示京洛間親舊也 其一
終年想顏色,
未有食頃忘。
君寧不我念,
苦畏冰雪妨。
斯文百戰罷,
閱士如堵墻。
孰知五湖口,
一葦可以航。
終年想顏色,
未有食頃忘。
君寧不我念,
苦畏冰雪妨。
斯文百戰罷,
閱士如堵墻。
孰知五湖口,
一葦可以航。
一年到頭都在想念你的面容,沒有一刻將你忘懷。你難道不曾思念我嗎?只是苦于冰雪阻隔無法相見。文化傳承歷經磨難方得保全,見過的士人如同墻垣般眾多。誰能想到在五湖之畔,一片蘆葦葉便能當作航船。
終年:全年,一整年。
食頃:一頓飯的時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寧:副詞,表反問,難道。
苦畏:苦于、畏懼。
斯文:指禮樂教化、文化傳統,此處或指兄弟間共有的學識情誼。
堵墻:形容人多擁擠,如墻垣般密集。
五湖口:泛指江南水澤之地,或具體指太湖一帶水域。
一葦:典出《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原指用蘆葦葉當船,此處借指小船或簡便的渡河工具。
此詩創作于詩人與弟弟才仲在白沙東門外離別之際。時值十一月,天寒地凍(“冰雪妨”),離別后詩人因思念難抑,聯想到謝安“作惡”(因離別而心情煩憂)之語,故作此詩寄懷,既傾訴別后思念,也希望通過詩作傳遞近況,慰藉京洛親友。
詩以兄弟離別為背景,通過日常化的思念細節(“終年想顏色”)與具象的自然阻隔(“冰雪妨”),刻畫了離別之痛;末句“一葦可以航”以輕舟意象轉折,暗含對重逢的期待。全詩情感真摯,語言平實,是宋代文人兄弟親情詩的典型之作。
風雨正開棠棣枝,
塵埃復隔老萊衣。
南北分人心欲碎,
不堪頻望白云飛。
萬流注滄溟,健者必先涌。松柏長群材,精進自然聳。桓桓張將軍,秉氣最完鞏。初為草澤游,混俗意疇懂。
束身歸明堂,秉志效日奉。富貴若固有,嫌疑不戁悚。突劍三百戰,每戰必先董。江淮十數年,不獨小兒恐。
庚申夏四月,雷雨陣酣攏。偶未困獸防,潰軍剩孤擁。作書上告變,字跡血糊潼。督師心徬徨,公遂裹創踴。
重臣辱敵手,此事關國寵。嗚呼八牌塘,竟作王羆冢。蘇常繼淪陷,城洫半傾壅。公生民宴如,公去死藉踵。
平時一蕢障,到此始知重。赫然留毅魄,還足愧迂冗。作歌示百寮,誰得如公勇。
逢人但道家居好,
偷息寧知鴆毒悲。
莫說樹人說樹木,
冬青不種種相思。
半窗晴日杏花天。
殢東風、柳絲嬌軟,
分題拈翡翠,折簡寄嬋娟。
綠映平川。
踏青時,燕來庭院。
宋承大紀,八十年矣。
明道之政,獨為粹美。
葵心戀日還終在,
橘性踰淮已不同。
誰識鱸江持釣手,
曾搴月窟一枝紅。
遠行念諸子,館課爾堪招。
作客身多病,懷親路覺遙。
夢回燕塞月,心折海門潮。
歸去瓜期屆,予誠愧久要。
廣武城邊列旗鼓,重瞳拔山氣如虎,手提老翁坐高俎。
漢王嫚語項王怒,俎上老翁心獨苦。
心獨苦,兒不聞,兒言但索杯中羹。
兒自生,翁自死,三軍縞素為何人。
幸有君臣無父子,由來久假終必歸。
機心一發不自知,匆匆數語殊可悲。
漢家創業何草草,誰云雜伯未為非。
君不見當日陰山沙磧中,胡兒鳴鏑親射翁。
漢困楚,阿翁忍死登高俎。楚和漢,阿翁歸來依舊戰。
吁嗟翁歸方立炎漢基,三年為虜生無幾。
功成不記翁危辱,但記曾嗔無賴兒。
泗上亭長作帝王,宮中老翁猶布衣。
翁生不知皇帝貴,家令一言翁始畏。
兒來朝,翁擁彗。須臾趣詔尊上皇,家令歸來金滿床。
昔為田舍公,今為天子父,擁彗一迎真有助。
嗚呼擁彗行何足嗤,猶勝當年俎上時。
西征朔氣自蕭蕭,
鞏樹東風待使軺。
戊己屯兵中校尉,
春秋趣對圣明朝。
款關胡部多隨馬,
捕虜羌兒慣射雕。
何事詞人監郡去,
將因投筆似班超。
幾點疏峰煙渡口。寒鳥沖波,蹙起靴紋皺。不見霜林濃似繡。赤闌橋外蘆花瘦。
客里登樓還病酒。欲雪簾櫳,故國空回首。寂寞西湖春漸透。梅開還等人歸否。
梅有和羹實,
龍無為雨心。
月月便車奔帝闕
年年貢士過荊臺
如何三度槐花落
未見故人攜卷來
轣轆聲中去路遙
春愁黯黯獨魂銷
匆匆十日三經過
識得征人是板橋
欲就東湖船,先舍漢津槳。隔岸知境異,越堤果幽爽。
春草碧淺淺,新樹團盎盎。鳩鳴宿雨馀,人耕舊墟上。
秀圃蔥薤花,小橋沒菰蔣。麥深不見人,時聞挽車響。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兩。偶憩知饋茗,味惡誠足享。
北來厭塵沙,茲景勞夢想。緩步殊未久,舟已叢芮榜。
清謠煙水間,馀歡獨攜往。
晏靡足殄身,窳惰足隕名。日處積順中,黯然蹙天心。
荊襄二百年,習俗酣嬉成。朅頻示大罰,原野皆荊蓁。
堂堂中丞公,振起湘川濱。出守一再還,利病洞若神。及來作鎮撫,彫攰叢污陳。慨然作教條,鉅細規員程。
手開農貨源,俾民奠其生。杜塞衣食流,俾民完其真。吏皆知首公,政乃臻大醇。時艱不敢康,武備嫻修明。寇懾皆遠飏,紅籌急旁鄰。龍山傳大捷,國憤沈年伸。至今破竹功,累復數大城。黔黎幸漸蘇,皆出公精誠。
匑匑蹇臣節,奄忽歸千春。同時誦遺章,朝野哭失聲。作歌示百寮,誰得如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