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抵曹南四首 其三
并足經庭右,
褰裳入座隅。
頻容著帽進,
雅稱折腰趨。
燥吻應難濕,
殘杯莫強濡。
平生駟跛蹩,
今日更長途。
并足經庭右,
褰裳入座隅。
頻容著帽進,
雅稱折腰趨。
燥吻應難濕,
殘杯莫強濡。
平生駟跛蹩,
今日更長途。
并攏雙腳經過庭院右側,提起衣裳走到座位角落。多次允許戴帽入內,姿態優雅地彎腰前行。干燥的嘴唇難以濕潤,剩余的酒不要勉強喝。平生如駕著跛腳的馬,今日更要走漫長的路途。
并足:腳步并攏,形容謹慎小心的樣子。
褰(qiān)裳:提起衣裳前擺,防止行走時絆倒。
著帽:戴帽子,古代禮儀中對尊者需脫帽,此處“頻容著帽進”指被多次允許戴帽入內,體現地位或禮節上的寬松。
折腰趨:彎腰前行,形容謙遜或恭敬的姿態。
燥吻:干燥的嘴唇,指口渴或疲憊狀態。
駟跛蹩(bǒ bié):駕車的馬跛腳,行走困難,比喻處境艱難。
長途:漫長的路程,此處指人生或行程的艱辛延續。
此詩為作者初到曹南(今山東曹縣一帶)時所作。曹南為古代交通要沖,作者初抵此地,或因旅途勞頓、環境陌生,通過詩中細節描寫反映初到的拘謹與生活的不易,隱含對行程或人生前路的感慨。
詩以日常細節為切入點,通過動作、狀態的描寫,展現初抵曹南時的謹慎與困頓,既刻畫具體生活場景,又隱含對旅途艱辛與前路漫長的感慨,語言質樸,情感真實。
名園非獨樂,招我酌山泉。
孤鳳翔丹閣,群貂集綺筵。
花陰移席上,草色遍階前。
興洽林塘晚,山城生紫煙。
云樹迢迢隔故園,
與君何日敘寒暄。
春來慣作思鄉夢,
幾度曾飛到雪軒。
琴川才子人中杰,
慷慨風流信少雙。
別后相思不能歇,
幾時飛雁到西江。
商聲哀怨轉愁顏,
短歌留目未肯前。
鞋尖渾無力,
蛾眉澹秋煙。
含思宛轉恨綿綿,
青春一去不復還。
端溪溫潤石,
價重百車渠。
一滴玄潭水,
蠅頭萬卷書。
曾聞郁林石,萬里過東吳。
偶托循良傳,千年入畫圖。
彼美煙霞姿,巉然亦奇怪。
不登奇章門,足以當吾拜。
西風不管梧桐葉,亂落秋光。跌碎斜陽,猶剩紗窗一半黃。新寒陡入羅衣薄,睡盡殘缸。銷卻余香,昨夜南來雁帶霜。
瀟湘千古傷心地,歌也誰聞,怨也誰聞,我亦江邊憔悴人。青山剪紙歸來晚,幾度招魂,幾度銷魂,不及高唐一片云。
險有不可測,
能有不可恃。
善泅狎波濤,
篙工死于水。
歙南百里許,
有灘一何駛。
昨日索我書,
辭我庭下跪。
明日淪小舟,
膚發飫饘鮪。
寄言得志者,
徼倖未必是。
絕壑靈奇盡鬼工
停眸便識五丁通
雙崖翠影侵天合
萬竊云根入地空
杜宇魂生迷鳥道
蜀山蛇拔剩龍宮
金牛縱被秦人誤
開辟何曾讓禹功
一身膏脂略瘦盡
萬卷簡編如隔生
祇欲移家若耶去
亂云深處聽灘聲
一離黃扉近四年,夢魂常繞五云邊。往來歲月徒勞耳,檢點身心自泰然。山外浮云多閣雨,世間滄海半成田。感時不盡高歌意,坎止流行欲問天。
驅馳一月似長年,信是西南到極邊。細雨狂風常作惡,高山流水亦茫然。耳聞宿將能擒虎,眼見苗夷學種田。自是清平平地樂,滿城歌吹樂堯天。
六年前見傾城色,
猶是云英未嫁身。
今日相逢重問姓,
座中愁殺白頭人。
老來事事從他懶
寫字賦詩不厭忙
自訝何因偏樂此
定因宿世一清狂
匈奴驅向長城外,
當日蒙恬計未非。
欲被筑城夫冷笑,
辒涼車載鮑魚歸。
天地創造初,先造者鬼神。其次造萬物,靈者厥曰人。有雄則有雌,匹耦為妃嬪。概謚之曰蟲,裸毛羽介鱗。鱗蟲圣者龍,乃獨崇明禋。人雖靈萬物,惴惴伺喜嗔。惟龍能上天,為天之下臣。代天照天下,郁儀與結璘。云雨雷電風,龍氣為屈伸。遂以鬼神力,用禍福吾民。當其偶入蟄,天地為不春。精氣常在天,托象為星辰。方今萬國旗,各畫國所珍。兇禽與悍獸,戢戢何侁侁?國旗所到處,互市爭金銀。惟吾國旗龍,黃閃天方晨。龍以海為家,不知幾由旬。為靈實昭昭,國豈長弱貧?大哉祝融汪,何年廟其瀕?自有此廟來,更歷幾劫塵。廟木皆十圍,樵者不敢薪。東江入西江,廟下道所循。相將俱入海,海山碧磷磷。天子治四海,吾國古義陳。其實西北方,地廣漠無倫。有海惟東南,戰局乃日新。何人跨海功,海外鐫蒼珉。赫然一樓船,費數百萬緡。一炮數十萬,經年工始竣。一往而不復,惘然問水濱。惟茲大海間,龍職在所巡。龍乎其有靈,敵舟當沉淪。況吾國旗上,之而皆龍身。茲廟鎮南海,尤與軍民親。壁壘何森森?原田何畇畇?紛紛群夷舟,海門不可堙。我讀韓公碑,披發思騎麟。大荒渺何許,海闊山嶙峋。群魔害正道,亂象日益臻。皇皇地下民,種族憂將泯。安得龍旗龍,一出定八垠。呼天下雷電,為我炮與輪。龍旗驅風云,畢令正朔遵。紫髯碧眼奴,抱頭走踆踆。持酒酹神龍,雄風生青蘋。功成告天地,還我舊角巾。禮上明堂圖,樂奏嶰谷筠。百神并受職,為加冠與紳。我偕南海龍,云臥寒秋粼。是時天所覆,帝澤罔不勻。作詩告陳侯,此語何當真?夜看雙龍光,南出斗牛津。
先生六十化,吾道尚奚云。
花館空馀影,清歌無復聞。
夜寒鶴思主,風急雁悲群。
有子方跨灶,天應未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