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韓城三首 其一
乍喜全家脫,虛疑匹馬奔。
乾坤德甚大,盜賊爾猶存。
稻垅秋仍旱,溪流晚自渾。
素冠兼白髪,愁絕更誰論。
乍喜全家脫,虛疑匹馬奔。
乾坤德甚大,盜賊爾猶存。
稻垅秋仍旱,溪流晚自渾。
素冠兼白髪,愁絕更誰論。
突然欣喜全家脫離險境,卻又恍惚覺得自己像匹馬在奔逃。天地的恩德如此浩大,可盜賊卻依然存在。稻田到了秋天還干旱著,溪流到傍晚自然渾濁。我頭戴素冠又白發蒼蒼,愁苦到極點又能和誰訴說呢。
乍喜:突然欣喜。
脫:脫離險境。
虛疑:恍惚懷疑。
乾坤:天地。
猶存:依然存在。
垅:同“壟”,田埂。
渾:渾濁。
素冠:白色的帽子,常表示喪服或居喪。
推測此詩創作于社會動蕩、盜賊橫行的時期。詩人全家遭遇危險后脫險回到韓城,看到當地農業生產受旱情影響,社會秩序仍不安定,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劫后余生的感慨、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以及自身的愁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景與情的結合展現復雜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內心世界。
新春光景麗,游子離別情。交讓未全死,梧桐唯半生。值熱花無氣,逢風水不平。寶雞雖有祀,何時能更鳴。
方今選牧匪為輕,果見名邦付老成。白發益堅憂國念,丹心常蘊愛君誠。月遷花影尨無吠,風舞棠陰鶴自行。看著碧瀾堂下水,與君政事一般清。德大才優世所宗,漢唐諸老莫如公。高明正直行王事,耿介清廉繼父風。六邑人居條教內,萬家春出笑談中。即看詔促歸清禁,手把梅花馬首東。
新綠簪枝,酥雨醒薇。卷簾風,嬉弄春衣。徑邊草短,柳上鶯啼。竹籬人家,屠蘇飲,月斜西。客問春長,幾日芳菲?嘆流年,最易殤衰!遂將心底,存幾花期。任千紅紫,都凋了,不聲悲。
低髻攏花夢半醒,重攜枕簟向閑庭。何處玉簫風送遠,倚闌聽。趁著螢光看絡緯,卷開珠網放蜻蜓。不是夜長愁不寐,候雙星。
數月江帆一雨無,黃沙颯岸野田枯。方春眾盜愁兼劇,比郡三農困得蘇。敢愛玄牲將奠瘞,即防白屋轉流逋。時霖果應南郊雩,一夜云雷土盡酥。
飛泉當面玉虹垂,收拾驚濤貯小池。□□倚巖山骨秀,激湍成雨澗毛滋。壁閒遺墨凄塵□,眼底新篇□色絲。卻憶謝公山更好,夢中時不負心期。
星回析木東風曉,顛毛新映烏紗好。盍簪春寫碧琉璃,紅顏如舊青氈老。憶音頖宮采芹藻,我與諸君總年少。龍門澎湃涌洪濤,炎歊赫赫高雷道。司中司祿自有神,升沉豈在拙與巧。人生七十古今少,不向巢由說周召。祇今且效鹿皮翁,細數落花詠飛鳥。
平沙一望隴云開,玉笛飛聲夜轉哀。萬里朔風吹不斷,梅花齊落李陵臺。
歷盡羊腸路幾千,何緣孤棹到中川。乘流幸借張融舸,被酒兼如李白船。政樂已聞歌瑞麥,官貧時自賦貪泉。明廷此日甄群吏,會有褒書下九天。
久入平津閣,新趨禁掖門。賓筵存舊禮,翰苑荷殊恩。竟抱漳濱疾,俄招楚澤魂。不堪愁絕處,鄰笛怨黃昏。
世尊遺法本忘言,教外別傳意已圓。只履攜將蔥嶺去,不妨來上月明船。
朝鮮有國營州外,箕子封來經幾代。就中平壤是雄都,昔時形勝今猶在。岡巒迂郁田野平,樓臺雉堞空中橫。秦初遠作遼東徼,漢末新傳王儉城。何年并入扶馀裔,復見丸都遷此地。沃沮濊貊紛來歸,渺渺東西六千里。隋兵三舉空擾攘,可堪秘記符唐皇。全山得捷薛仁貴,浿水成功蘇定方。振衰繼絕不旋踵,五代之馀遭有宋。玄菟樂浪息紛爭,使介聯翩奉朝貢。松岳遷都久已成,長安舊治名西京。魯陽城古人悲昔,馬邑峰高地有靈。胡元不道圖吞并,分疆直抵慈悲嶺。西京內屬知幾時,徒有腥風污邊境。圣朝德化覃八區,樂天字小古所無。鴨江東畔平安道,還入朝鮮舊版圖。居民熙熙耕且樂,女事蠶桑士知學。中華氣習漸染深,文物衣冠宛相若。朝臣奉詔天上來,登高覽勝襟懷開。不須吊古重惆悵,寫景新詩聊爾裁。
昭代輕辭祿,高堂久擊鮮。慶馀黃雀報,夢契白雞年。酹酒生芻外,歸魂宿草邊。傷生耆舊盡,執紼涕潸然。
萬樹蒼松下,一筵蕭寺邊。晚風吹不斷,離思滿青天。魯酒勿云薄,醇醪有眾賢。明朝掛帆去,獨誦寵行篇。
水轉前時綠,山濃遠處青。重來勤問訊,此別記秋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