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材和六一先生秋懷因次韻送別
抱釁久羸瘠,兀若槁木枝。
別離故作惡,未別意已凄。
況此清商時,木落水潦歸。
艤舟話心曲,未了舟欲移。
借問何匆匆,直恐違官期。
念此登臨意,何止騷人悲。
子行不可留,子鬢殊未衰。
痛飲置人事,江上鱸魚肥。
抱釁久羸瘠,兀若槁木枝。
別離故作惡,未別意已凄。
況此清商時,木落水潦歸。
艤舟話心曲,未了舟欲移。
借問何匆匆,直恐違官期。
念此登臨意,何止騷人悲。
子行不可留,子鬢殊未衰。
痛飲置人事,江上鱸魚肥。
我帶著罪過長久以來瘦弱不堪,像枯槁的樹枝一樣呆立。離別故意來搗亂,還沒分別心意已覺凄涼。何況在這秋意蕭瑟之時,樹葉飄落,積水歸流。我把船停靠岸邊與你傾訴心聲,話還沒說完船就要開走。我問為何如此匆匆,只恐怕耽誤了赴任的期限。想到此番登臨的感慨,何止是詩人會感到悲傷。你這一去無法挽留,你的鬢發還未衰老。痛快喝酒拋開世事紛擾,江上的鱸魚正肥美。
抱釁:帶著罪過。
羸瘠:瘦弱。
兀:呆立的樣子。
清商:指秋天,古代以五音配四季,商屬秋。
水潦:積水。
艤舟:停船靠岸。
心曲:內心深處的想法。
違官期:耽誤赴任的期限。
騷人:詩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友人因赴官期而要離開,詩人在江邊與之送別。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人生困境,帶著“罪過”且身體瘦弱,在秋景中送別友人,感慨萬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表達離別之情和自身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曲曲清溪繞屋斜,數聲欸乃起汀沙。夜深月白知何處,馀韻風飄出蓼花。
末后句,會也無,德山父子太含胡。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人前唱鷓鴣。
襯步花茵,穿簾柳絮,堆地榆錢。乍暖仍寒,欲晴還雨,春事都圓。午窗睡起厭厭。屋角外、初啼杜鵑。百種凄涼,幾般煩惱,沒個人憐。
風磴逶迤到此亭,掀髯長嘯駭山靈。漸離故宅林楓暗,郭隗荒臺野蔓青。白水一泓云作液,雜花三月錦為屏。醉來不話興亡事,欲覓青鸞跨杳冥。
大道與眾往,疾驅祗自塵。徐行聽所之,何者非吾身。卻過白鶴峰,雞犬來相親。筑室依果樹,有無通四鄰。安眠豈有足,良夜惟恐晨。晨朝亦何事,倦對往來人。莫言三謫遠,歸路近庾嶺。誰憐東坡窮,垂老徙此景。幸無薪炭役,豈念冰雪冷。平生笑子厚,山水記柳永。孜孜苦懷歸,何異走逃影。吾觀兩蠻觸,出縮方馳騁。百年寄龜息,幸此支床靜。我來適惡歲,斗米如珠量。何時舉頭看,歲月守心房。念我東坡翁,忍饑海中央。愿翁勿言饑,稷調陰陽。玉池有清水,生肥滿中腸。故山縱得歸,無復昔遺老。家風知在否,后生恐難保。似聞老翁泉,曾作泥土燥。窮冬忽涌溢,絡繹瓶甕早。此翁終可信,明月耿懷抱。從我先人游,安得不聞道。幽憂如蟄蟲,雷雨驚奮豫。無根不萌動,有翼皆鶱翥。嗟我獨枯槁,無來孰為去。念兄當北遷,海闊煎百慮。往來七年間,信矣夢幻如。從今便筑室,占籍無所住。四方無不可,莫住生滅處。縱浪大化中,何喜復何懼。嘗聞左師言,少子古所喜。二兒從兩父,服辱了百事。佳子何關人,自怪馀此意。看書時獨笑,屢與古人值。他年會六子,道眼誰最駛。衣缽儻可傳,田園不須置。舜以五音言,二雅良褊迫。變風猶井牧,驅人遂阡陌。周馀幾崩壞,況經甫與白。崎嶇收狂瀾,還付濫觴窄。蒙莊涇渭雜,恐有郭象客。壁藏待知者,金石聞舊宅。大道如衣食,六經所耕桑。家傳易春秋,未易相秕糠。久種終不穫,歲晚嗟無糧。念此坐嘆息,追飛及頹陽。天公亦假我,書成麟未傷。可憐陸忠州,空集千首方。何如學袁盎,日把無可觴。五年寓黃閣,盛服朝玄端。愧無昔人姿,謬作奇章遷。還從九淵底,回望百尺巔。身世俱一夢,往來適三餐。天公本無心,誰為此由緣。從今罷述作,盡付逍遙篇。吾兄昔在朝,屢欲請會稽。誓將老陽羨,洞天隱蒼崖。時事乃大謬,寧復守此懷。區區芥子中,豈有兩須彌。舉眼即見兄,何者為別離。尻輿駕神馬,孰為策與羈。弭節過蓬萊,海波看增虧。紅爐厄夏景,團扇悲秋涼。來鴻已遵渚,去燕亦辭梁。冰蠶懷凍藪,火鼠安炎鄉。曲士漫談道,夏蟲豈知霜。物化何時休,嘆息此路長。
跋涉山溪氣郁敲,日中生恐鬢毛焦。南薰忽借閒庭爽,羽扇冰漿總不消。
明君陳大禮,展幣祀圓丘。雅樂聲其發,祥云色正浮。
樹帶曉霜寒矗矗,山含宿靄遠重重。誰家收得汾陽筆,八幅羅浮晦景濃。
邊鸞雀子趙昌花,一點丹青盡物華。更有滕王蝴蝶好,采春紛向寫生家。
厚德天鐘有異資,反身尤謹事操持。儉勤忠孝傳家訓,直諒忱恂獲上知。正色嫉邪嚴莫犯,高標立懦屹難移。睪如香坂孤峰下,千載唯存篤行碑。
誰云死別且吞聲,四海相知一友生。金石消磨心尚在,雨云翻覆事難平。兵前有檄求顏闔,江上何人葬禰衡。文字飄零家室散,為君忍淚記深情。
借得劉君一鶴騎,飖飖云漢欲何之。偶來暫駐長松下,嬴得秦翁一局棋。
年荒時難且勿呻,我當破涕一歌三義民。江君澤遠諸生耳,大官大邑不到爾。胡為人心竟不死,聞變痛哭乃如此。在鄉龔子任,在邑錢雄飛,惟彼二子皆白衣。道逢亂黨侈口譏,不畏強禦世所稀。我聞春秋大義作人范,亂臣賊子罪當斬。我歌不得歌復呻,吁嗟吾邑三義民。
綠楊欲舞,紅杏微笑,春工漸侈。試僂指、自從嘉定,數到寶慶□□里。無一歲、不書年大有,問元功誰燮理。□□□、于變雍熙,如此自當千歲。況是端笏蓬萊陛。但看雍容、玉立山峙。煉五色、補天無跡,扶日天衢光四被。安清祐、填群心聲色,恬然如談笑耳。更八荒、民生奠枕,此著又當千歲。又況善述先猷,嚴武備、不開邊鄙。陰功遍南北,千歲未多疇祉。且說總是三千歲。此際方岐嶷。聽今日、處處笙歌,何止南樓十二。
輕財重義似疏狂,苦讀醫書目漸傷。伊圣湯醪原自作,炎皇藥餌亦親嘗。人情在在期長壽,天德生生不盡藏。衣缽克承為哲嗣,從今德澤更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