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晦
七月忽逢晦,悲秋竟若何。
破羌無妙略,中圣有狂歌。
世味羞嘗鼎,心源欲靜波。
由來麋鹿性,幽興滿煙莎。
七月忽逢晦,悲秋竟若何。
破羌無妙略,中圣有狂歌。
世味羞嘗鼎,心源欲靜波。
由來麋鹿性,幽興滿煙莎。
七月忽然到了月末,悲秋又能怎樣呢。沒有破敵的妙計,只能借酒縱情狂歌。對世間的名利滋味感到羞恥,內心想要平靜如波。我向來有麋鹿般自由的性情,清幽的興致充滿了煙霧籠罩的莎草之地。
晦: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破羌:指破敵。
中圣:指醉酒。
嘗鼎:品嘗鼎中的食物,比喻參與政事,追求名利。
心源:內心。
麋鹿性:比喻自由不羈的性情。
煙莎:煙霧籠罩的莎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壯志未酬的情境。當時可能社會動蕩,詩人有報國之心卻無施展機會,于是借詩抒發內心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壯志難酬的苦悶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
草創江東署羽陵,異書奇石小崚嶒。
十年松竹誰留守?南渡飛揚是中興。
兩岸青山插劍铓,一灣碧水引流長。蕩槳卻過深蔚處,棲禽飛起一雙雙。
溪上茆廬山上田,蒼松翠竹復森然。老農自得生涯樂,閒共行人說往年。
漠漠平林漫漫沙,數聲雞犬有人家。停舟最愛山頭月,照見寒梅一樹花。
好溪溪水鏡般清,流盡人間無限情。幾日望家今已近,潺湲不是隴頭聲。
白露濛濛不見山,輕舟一葉下危灘。亂石堆中尋故道,不獨崎嶇行路難。
少微山上王高士,結屋號作神仙居。山空夜寂何所事,皓月一天歌步虛。
庵中有高人,
不受紅塵觸。
吟詩每夜深,
來伴山云宿。
雨氣閟西崦,十日不得開。
誰于紫翠屏,倒瀉千瓊瑰。
斗室蓄寸念,坐被詩力催。
我生愛商歌,心病晴暄豗。
天河忽東傾,湔此諸相哀。
藻井既合霤,板垣已生苔。
行行盧師巖,堅坐聽春雷。
扁舟欲泛湘江月,
亦泛洞庭湖上春。
十年此意逢今日,
且喜洪州有主人。
瀰瀰盈盈不借春,千蕭萬瑟屯嶙峋。
水力未至溢浩淼,雄心僅可吞清貧。
張樂鼓瑟憑慰藉,巫娥湘后惘逡巡。
自然難釋虛無恨,斜月流霜非有因。
寒食清明在客途,
片帆飄泊老無廬。
松楸方念無人掃,
忽見江邊獺祭魚。
久客悲秋常病臥,今年初起見秋云。
翻將北海魚龍氣,變出南山虎豹文。
晚樹陰從天外合,寒江色向雨中分。
五陵衣馬情如許,舊說荒唐不可聞。
隆漢盛公卿,郁郁登天衢。致身本經術,應務良不疏。《春秋》可折獄,《三百》當諫書。如何中道衰,漸用章句儒。章句亦不足,篆刻徒區區。河間工數錢,乃更開鴻都。居官且食雁,不恤城上烏。
驅車上西原,白日光欲流。商飆何慘烈,落木聲蕭蕭。獵者四五人,遭我于道周。狡兔時縱橫,蒼鷹不下韝。豈無云霄志,一擊不中羞。誰能養其氣。奮翮陵高秋。
步登黃鵠磯,左顧窮三湘。水草何萋迷,蝮蛇盛游臧。元鶴日羽化,誰能啄其腸。此物含毒螯,不去將人傷。跂頭宜速斷,解腕徒自創。寄聲蔿敖宰,未然尚周防。
邅回眄溆浦,翳翳羅榛荊。昏莫無人行,曠獸走入城,犴猛不守獄,狐跳荒祠鳴。縣官正高眠,夢寐時一驚。曲突謀不用,焦爛功猶程。
碎影亂篩月地,濃香時度風檐。
淵明有菊徑開三。不似此花雅淡。
蘭蕙芬敷可并,芙蓉淺俗堪嫌。
美人妝罷笑窺簾。插鬢些兒正欠。
云悄悄,燈熒熒。雨泠泠。
憑吊處,惜娉婷。煙為鬟,霧為鬢,歸無形。
幽篁碧,晚楓青。恨千齡。
玉簫歇,寒蛩鳴。辛夷襦,芙蓉席,飛殘螢。
腰下人人插短刀,
朝朝磨礪可吹毛。
殺人屠狗般般用,
才罷樵薪又索绹。
乃祖乘槎去復還,
君平饒舌世人傳。
天機不道因渠泄,
更遣云仍學算天。
萬古不長夜,斯文煥初啟。羲皇畫卦爻,厥佐得倉史。
仰觀星斗象,俯察蹄迒理。作字代結繩,百度立綱紀。
功在堯文先,宣尼稱后死。遺臺如果在,廟食無千祀。
胡令西來僧,筑室踞其趾。或云梵祛僂,本出同父耳。
旁行及左行,淵源無異揆。斯言詎合經,儒者未敢是。
小學今廢絕,俗書方填委。不知有籀斯,安論蝌蚪起。
翻慚異域人,各守開辟軌。誰當執此咎,已往無可訾。
又疑初造時,鬼哭何不知。先民亦有言,識字憂患始。
不肯將身入八關,判司雖屈勝如閒。漢庭富貴人何限,畢竟文章屬小山。
上帝白云居九關,列仙亭館號蕭閒。念君未作驂鸞侶,愁殺江南庾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