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三月十日游茅山
雨余沙逕浄無泥,策杖何妨過竹谿。
迎客野花隨處發,勸沽幽鳥向人啼。
峰巒路轉攀蘿倦,樓觀煙深望眼迷。
疑是武陵仙地隔,坐來遐想舊桃蹊。
雨余沙逕浄無泥,策杖何妨過竹谿。
迎客野花隨處發,勸沽幽鳥向人啼。
峰巒路轉攀蘿倦,樓觀煙深望眼迷。
疑是武陵仙地隔,坐來遐想舊桃蹊。
雨后沙路干凈沒有泥,拄著拐杖不妨走過竹溪。迎接客人的野花到處開放,勸人買酒的幽鳥對著人啼叫。峰回路轉攀援藤蘿感到疲倦,樓閣在煙霧深處望眼迷離。懷疑這里與武陵仙境隔絕,坐下來遐想昔日的桃花小徑。
雨余:雨后。
沙逕:沙路。逕,同“徑”。
策杖:拄著拐杖。
竹谿:有竹子的溪流。
沽:買酒。
樓觀:指茅山的樓閣道觀。
武陵: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寫的桃花源所在地。
桃蹊:桃花小徑。
庚午年三月十日,詩人出游茅山。當時可能正值雨后初晴,茅山景色宜人,詩人被眼前美景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茅山景色的喜愛與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描繪了茅山雨后的美景,以景寄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語言清新,意境優美,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佳作。
嘉眉邛蜀,侍郎骨肉。
導江青城,侍郎情親。
果閬二州,侍郎自留。
巴蓬集壁,侍郎不識。
主司何事厭吾王,
解把黃巢比武王。
奉敕追三樵,
隨侯傍道走。
回頭語李郎,
喚取爾朱九。
韋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
可憐元福慶,也學坐凝床。
綿絹,割兩耳,只有面。
柱下雖為史,臺中未是官。
何時聞必也,早晚見任端。
趙氏兒皆尼氏女,
師翁兒即晉公兒。
卻教術士難推算,
胎月分張與阿誰。
葉落滿庭陰,
朱門試院深。
昔年辛苦地,
今日負前心。
門緣御史塞,
廳被校書侵。
張公吃酒李公顛,
盛六生兒鄭九憐。
舍下雄雞傷一德,
南頭小鳳納三千。
吹火朱唇動,添薪玉腕斜。遙看煙里面,大似霧中花。
吹火青唇動,添薪黑腕斜。遙看煙里面,恰似鳩盤荼。
拄杖欲似乃,播笏還似及。
逆風蕩雨行,面干頂額濕。
著衣床上坐,肚緩脊皮急。
城門爾許高,故自匍匐入。
惟愿普天多瑞慶,
柳條結絮鵝雙生。
昔婁師德園,今袁德師樓。
湛賁及第,彭伉落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