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彥智夜歸三首 其一
余年知有幾,時過如激箭。
況乃世味惡,酸辛幾嘗徧。
朝來忽覽鏡,坐嘆華髪變。
故人尚青眼,危論排月旦。
慰我出新詩,驪珠有余燦。
余年知有幾,時過如激箭。
況乃世味惡,酸辛幾嘗徧。
朝來忽覽鏡,坐嘆華髪變。
故人尚青眼,危論排月旦。
慰我出新詩,驪珠有余燦。
我剩下的歲月不知還有多少,時光流逝如飛箭一般。況且世間滋味惡劣,酸甜苦辣我幾乎都嘗遍。早上忽然照鏡子,不禁坐著嘆息頭發變白。老朋友還對我青眼相待,正直的言論能評判人物。安慰我拿出新的詩作,如驪珠般光彩燦爛。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激箭:飛馳的箭,形容時光飛逝。
世味:人世滋味。
徧:同“遍”。
華髪:白發。
青眼:相傳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后以“青眼”稱對人喜愛或器重。
危論:正直的言論。
月旦:指品評人物。
驪珠:傳說中出自驪龍頷下的寶珠,常比喻珍貴的物品,這里指友人的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可能已步入晚年,經歷了人生的諸多起伏,世態炎涼讓他感慨萬千,而老友的關懷和新作讓他感到一絲溫暖。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流逝和世態炎涼,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它展現了詩人在暮年的心境,也體現了友情在困境中的慰藉作用。
疏陰月上垂檐樹,冷浸綠窗深處。小篆香縈,畫屏燭冷,一片秋心難訴。流光暗數。憶纈翠簪紅,柳橋蓮浦。回首東風,歲華草草竟虛度。霜天更聞雁語,又殘宵喚起,羈恨如許。階葉凋黃,籬枝剪碧,怕說飄零秋去。凄涼別緒。嘆春夢無痕,渺然難據。往事思量,似輕煙斷雨。
待覓幽花賦綠春,疏槐門巷隔微塵。錦茵誰遣烏龍臥,珠箔時遭紫燕瞋。秋扇棄捐同是恨,春衫熨貼未全貧。從今莫誦昭陽怨,座有天涯失意人。
安仁山水縣,令君文章伯。林深蘭自吐,川媚珠所宅。弦歌導斯民,傳舍閱過客。口雖絕雌黃,眼顧分青白。
漢皇舉遺逸,多士咸已寧。至德不可拔,嚴君獨湛冥。卜筮訓流俗,指歸暢玄經。閉關動元象,何必游紫庭。
檳榔酒釀郁林春。郁林兒女多絳唇。
髡柳饒生意,沿淮似送行。別懷思事遣,老境轉身輕。出處何心決,窊隆此念平。維舟天色早,料理舊詩情。
累代科名曜木天,一門群從盡神仙。薦賢誤認王安石,下獄幾同司馬遷。還我頭顱恩浩蕩,憐他喬梓罪牽連。長安怪道黃金貴,獄吏區區要四千。
云中丹井出天然,白石當年煮尚堅。洗耳不留塵世事,松陰高居伴神仙。
繁英千疊絕鮮明,列向華堂最可人。綵服舞時看不異,詩囊近處認難真。月中漏泄天機巧,露里分明蜀錦新。摘泛霞觴香更好,用蘄慈壽等松椿。君家盛種一籬秋,錦菊還誇異品流。雨里輕搖疑戲綵,風前謾舞訝纏頭。化機巧織塵難污,湛露深沾色更幽。歡賞百年能幾度,不妨引滿酌金甌。
藤枝既老解縱橫,禪老因何解道情。識取個中無把捉,眼前瓦礫是瑤瓊。
君有詮言在,何論隱者流。種梅橋欲斷,載鶴艇能留。蘋薦空書幾,松號一竁丘。縱陳封禪事,不必茂陵求。
朔風飄紫塞,羽檄動高秋。幕府傳新令,胡兒飲上流。嚴城環虎帳,永夜察旄頭。何日梟殘虜,降旗滿戍樓。黃沙埋白草,新月半規前。烽火連秦塞,胡塵擁漢川。云橫羌笛起,風急馬群騫。韓范今何在,宵衣問守邊。
旅宦休稱自在身,艱難蜀道想前人。初晴日色驚癡犬,新漲江流起涸鱗。百里量才依小縣,千金無價買芳鄰。迢遙北望仙關渺,可許吹簫和洞賓。
傷離緒。斷腸句。病里凄涼送秋去。懶巡檐。怕憑欄。燈移虛幌,月下重簾。懨。懨。愁似繭。眉如綰。難道今生終莫展。漏將殘。淚空彈。夢隨香斷,心共灰寒。潸。潸。
春風曾泊孝廉船,握手相看各黯然。別后秋鴻江上去,一封來到海云邊。曉月山城夢斷時,六橋煙樹不勝思。梅花忽送江南色,滿目仙郎白玉枝。奕世才名珥漢貂,凌云綵筆起垂髫。即今過夏看行卷,猶帶錢塘六月潮。絕代紅顏眾所降,休將春色怨秋江。若耶溪里分明見,一入吳宮自少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