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夢得
齒發各蹉跎,疏慵與病和。
愛花心在否,見酒興如何。
年長風情少,官高俗慮多。
幾時紅燭下,聞唱竹枝歌。
齒發各蹉跎,疏慵與病和。
愛花心在否,見酒興如何。
年長風情少,官高俗慮多。
幾時紅燭下,聞唱竹枝歌。
我倆牙齒頭發都已衰老,懶散和疾病常相伴。你愛花的心思還在嗎,見到酒還有興致嗎?年紀大了風情減少,官位高了世俗的思慮增多。什么時候能在紅燭下,聽你唱《竹枝歌》呢。
蹉跎:指時光白白過去,這里形容年老。
疏慵:懶散。
風情:指風雅的情趣。
竹枝歌:一種民歌,劉禹錫、白居易等詩人都有相關作品。
此詩是白居易寫給劉禹錫(字夢得)的。兩人是好友,都經歷了宦海沉浮,年歲漸長。白居易寫這首詩時,可能已步入晚年,對老友十分想念,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老友的思念。其特點是語言自然親切,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白居易詩歌質樸、情感細膩的風格,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深厚的友情。
不見陵陽喻化成,令人西望愈傷神。 近聞養素多栽藥,耕破青山十里春。
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前事流水。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渾不記、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寬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樓外,愁壓空云欲墜。月痕猶照無寐。陰晴也只隨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一時左計。悔不早荊釵,暮天修竹,頭白倚寒翠。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
畫羅裙,能解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
輝輝赫赫浮玉云,宣華池上月華新。 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
喬巖簇冷煙,幽徑上寒天。 下瞰峨眉嶺,上窺華岳巔。 驅馳非取樂,按幸為憂邊。 此去如登陟,歌樓路幾千。
先朝神武力開邊,畫斷封疆四五千。 前望隴山屯劍戟,后憑巫峽鎖烽煙。 軒皇尚自親平寇,嬴政徒勞愛學仙。 想到隗宮尋勝處,正應鶯語暮春天。
不緣朝闕去,好此結茅廬。
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遙跨青田鶴,翩翩到此來。 庭生自家草,山有主人梅。 掃石夜朝斗,雨田秋起雷。 誰知塵影裹,清趣似蓬萊。
向紅塵里,有喧呼攘臂,轉聲辟眾,莫遣人冤濫、殺張室,忍偷生。僚吏驚呼呵叱,狂辭不變如初,投身屬吏,慷慨吐丹誠。 仿佛縲紲,自疑夢中,聞者皆驚歡,為不平。割愛無心,泣對虞姬,手戳傾城寵,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負冤聲。
滿院落花春寂。風絮一簾斜日。翠鈿曉寒輕,獨倚秋千無力。無力。無力。蹙破遠山愁碧。
落木包生意,來鴻定去期。 如何蕭瑟氣,有許楚臣悲。
妝樓初下自傾成,冉冉香生繡戶清。 厭說廣陵春色暮,胭脂和淚雨中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