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 第十五拍
我生之后漢祀衰,
經濟實藉英雄姿。
遙拱北辰纒寇盜,
杳杳南國多旌旗。
傷心不忍問耆舊,
垂老惡聞戰鼓悲。
中夜起坐萬感集,
誰家搗練風凄凄。
我生之后漢祀衰,
經濟實藉英雄姿。
遙拱北辰纒寇盜,
杳杳南國多旌旗。
傷心不忍問耆舊,
垂老惡聞戰鼓悲。
中夜起坐萬感集,
誰家搗練風凄凄。
我出生之后漢朝的國統逐漸衰微,國家的治理實在需要英雄的才能。遙望朝廷所在的北方被寇盜纏繞,遙遠的南方也遍布戰旗。傷心不已,不忍詢問年老的故舊;到了垂暮之年,更厭惡聽到戰鼓的悲聲。半夜起身靜坐,萬千感慨涌上心頭;不知誰家在風中搗洗絲絹,風聲凄凄。
漢祀:漢朝的國統,祭祀象征國家延續。
經濟:經世濟民,指治理國家。
北辰:北極星,代指東漢朝廷。
耆舊:年老的故舊、長輩。
搗練:搗洗絲絹,古代制衣前的工序,此處指夜間搗衣聲。
此拍為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第十五章,創作于其被匈奴擄掠期間。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之亂后,漢室衰微,諸侯割據,百姓流離。蔡文姬親歷戰亂,被擄至匈奴十二年,此詩以個人視角回顧漢朝衰亡,折射出時代的苦難與自身的漂泊之痛。
本拍聚焦東漢末年戰亂現實,將家國衰亡與個人垂暮之悲交織,既展現歷史動蕩的殘酷,又傳遞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力與哀傷,是《胡笳十八拍》中‘史’與‘情’融合的典型篇章。
雙袖深籠兩腳垂,朝寒乘快度荒陂。春風浩浩無邊際,似駕烏云過海時。淮山萬點雨晴初,日日寒帷望太虛。野闊天低今可壓,閉簾無事只看書。
莽莽洪荒石骨頑,輪蹄終古困躋攀。爾朱舊事誰能說,擴廓雄風去不還。西狩鑾輿曾小駐,北門鎖鑰比三關。絕憐百戰崢嶸地,著個當壚賣餅鬟。
凄涼雨露三年后,仿佛塵埃數字馀。至用榴皮緣底事,中書君豈不中書。世俗何知貧是病,神仙可學道之馀。但知白酒留佳客,不問黃公覓素書。符離道士晨興際,華岳先生尸解馀。忽見黃庭丹篆句,猶傳青紙小朱書。
豈無歧路塞荊榛,忽蟄龍蛇物候新。生且佔先堪作俑,老而不死是為神。柳風細剪江村出,桃雨偷調野麥勻。攀石渡河人在否,白鷗飄杳未知馴。列缺暮城多少樓,誰將塊壘作貔貅。殘云斷續天黏夢,缺月澄明病熨秋。后羿舍弓成底用,嫦娥不死更何求。金人鐵鎖今安在,遮莫長江竟斷流。
解印歸來草結庵,逢人便欲口三緘。鬢將半禿寧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讒。別墅貯春常載酒,晴湖泛月不張帆。年時種得梅千樹,要看花開雪滿巖。
松陰嵐影翠回環,盡在墻垣繚繞間。舟楫更無通別浦,煙霞曾不接他山。詩亡石在云徒恨,劍去池荒水自閑。偷得公馀來一餉,遙城鐘鼓出催還。
水上誰家月,朝來蕩未平。新鶯怯孤囀,歸雁喜同征。云磴紆繚繞,風蘿入杳明。高齋何所有,花外幾峰晴。
梁鴻何所病,莫是憶高恢。客豈賃舂者,人疑裹飯來。煙霞仍伏枕,夢寐幾登臺。消渴吾猶甚,誰憐羈旅哀。
獨坐紗窗別恨長,幾回偷滴斷鸞腸。黃昏門掩梨花雨,界破殘妝一線香。
一別隔山岳,何由展良覿。遙知耐久朋,豈必定相覓。君子不憂貧,進德唯夕惕。自任桑海遷,他年摩銅狄。拂衣歸去來,未肯徇釜鬲。閉戶且讀書,吉人自惠迪。尚想賦新詩,下筆如破的。當其得意時,花鳥倘愁戚。短翼我差池,退飛如宋鹢。壯心不復馀,病馬甘臥櫪。百年能有幾,千載終歸寂。休訪嚴君平,井水不須激。
野田雀,鳴啾啾。啄我黍,何時休。我黍半輸官,我黍半養家。爾雀群飛無網羅,我黍日減雀日多。野田雀,奈爾何。
老營秋圃心偏愜,曉趁春陰手自移。欲保弱荄全宿壤,旋鋤蔓草插疏籬。餐英望飽三閭腹,縱酒謀充九日資。直與煙霞添晚色,更鄰松竹稱幽姿。
蒼茫夜氣合,渺渺風露清。籃輿兀醉夢,翩若孤雁征。老馬志萬里,絡首喪其生。十年飽芻豆,立仗不敢鳴。自識酒中趣,承辭身后名。皎皎一片心,不受寵辱驚。清風悲永夜,萬竅同一聲。醉里有歸路,彷佛游化城。
垂楊夾道晝陰長,五兩南風送去航。政羨諸公當要路,獨憐十口在他鄉。風生平野春苗綠,雨歇高林夏果黃。行在倘逢知己問,別來潘鬢易滄浪。
圣明天子重親親,袞冕臨軒遣大臣。親捧金書辭北闕,遠持玉節下西秦。波分雨露天潢近,慶衍宗支帝命申。歸去重瞳應咫尺,為言萬物總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