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詔舉賢良方正作詩勉錢申伯使繼世科
中興天子開賢科,
籠絡英俊歸網羅。
此科久廢習者少,
應詔正恐人未多。
君家三世五制舉,
名與嵩華爭嵯峨。
玉堂金馬皆故物,
髙文大策垂不磨。
今君落筆妙天下,
該洽辯愽如懸河。
胡不進卷對廷策,
清芬遠紹揚其波。
勒兵小試見家法,
坐卻勍敵揮雕戈。
君如有意作大將,
我愿薦信同蕭何。
功名晚達未為老,
志氣方壯靡有他。
勉哉努力為門戶,
慎勿自棄成蹉跎。
中興天子開賢科,
籠絡英俊歸網羅。
此科久廢習者少,
應詔正恐人未多。
君家三世五制舉,
名與嵩華爭嵯峨。
玉堂金馬皆故物,
髙文大策垂不磨。
今君落筆妙天下,
該洽辯愽如懸河。
胡不進卷對廷策,
清芬遠紹揚其波。
勒兵小試見家法,
坐卻勍敵揮雕戈。
君如有意作大將,
我愿薦信同蕭何。
功名晚達未為老,
志氣方壯靡有他。
勉哉努力為門戶,
慎勿自棄成蹉跎。
中興的天子開設賢良方正科,收攬英才納入選拔范圍。此科久廢研習者少,應詔恐怕人數不多。您家三代五次應制舉,名聲與嵩山華山爭高。玉堂金馬的榮耀皆是舊物,宏文策論永垂不朽。如今您下筆妙絕天下,學識廣博辯論如懸河。為何不進卷應對廷試策問,傳承清芬遠揚家族聲浪。小試身手可見家學淵源,擊退強敵如揮雕戈。您若有意成為大將,我愿如蕭何推薦韓信。功名晚成不算老,志氣正盛別無他求。努力光耀門庭,切勿自棄虛度光陰。
賢科:指賢良方正科,漢代開始的選拔科目,唐宋沿置,屬制舉類。
制舉: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考試,區(qū)別于常科。
玉堂金馬:漢代玉堂殿與金馬門,代指翰林院等朝廷要職。
該洽辯博:知識廣博,辯論宏富。懸河:形容說話如瀑布傾瀉,流暢不止。
廷策:殿試時皇帝親自策問的對策。
清芬:比喻美好的聲譽或品德。
勒兵:原指治軍,此處指小試身手。勍敵(qíng dí):強敵。
薦信同蕭何:用蕭何推薦韓信典故,喻指愿為錢申伯引薦。
蹉跎(cuō tuó):光陰虛度,事業(yè)無成。
此詩當作于宋代朝廷下詔復舉賢良方正科時。錢申伯家族三代五次應制舉,素有聲名,詩人因朝廷開科,作此詩勉勵錢申伯繼承家族科舉傳統,應詔應試,以光耀門庭。
全詩圍繞‘勉’字展開,先述朝廷開科背景,再贊錢氏家族科舉功績與錢申伯才學,繼而以典故與激勵之詞勸其應詔,最后強調努力進取的重要性,主旨明確,情感真摯,是宋代科舉文化與家族榮譽觀念的生動體現。
香清寒艷好。誰惜是天真。 玉梅謝后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
欲泣不成淚,悲來翻強歌。 庭花方爛熳,無計奈春何。
庭絕玉輦跡,芳草漸成窠。 隱隱聞簫鼓,君恩何處多。
春陰正無際,獨步意如何。 不及間花草,翻承雨露多。
三年牢落荒江路。忍明日、輒帆去。冉冉年光真暗度。
江山無助,風波有險,不是留君處。
梅花萬里傷遲暮。驛使來時望佳句。我拚歸休心已許。
短篷孤棹,綠蓑青笠,穩(wěn)泛瀟湘雨。
今秋仲月逢馀閏。月姊重來風露靜。未勞玉斧整蟾宮,又見冰輪浮桂影。
尋常經歲睽佳景。閱月那知還賞詠。庾樓江闊碧天高,遙想飛觴清夜永。
坤元載物,陽樂發(fā)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