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武夷沖祐觀壁間讀翁士特郎中留題追懷感愴二首 其一
昔年曾謁武夷君,
先遣瑤山入夢魂。
舊事追尋如電激,
此身來往任云奔。
群峰縹緲凌空翠,
一水縈紆帶雨渾。
愿向明時乞骸骨,
誅茅深隱洞中門。
昔年曾謁武夷君,
先遣瑤山入夢魂。
舊事追尋如電激,
此身來往任云奔。
群峰縹緲凌空翠,
一水縈紆帶雨渾。
愿向明時乞骸骨,
誅茅深隱洞中門。
當年我曾拜謁武夷仙人,此前便已讓那如瑤玉般的山巒進入我的夢境。追憶往事如閃電般快速閃現,這身軀來來往往似云朵奔馳般自由。群峰縹緲,凌空映出一片翠綠;溪水曲折,帶著雨色顯得渾濁。只希望在政治清明之時請求退職歸鄉,鏟除茅草在山洞深處隱居。
謁:拜謁,拜見。
武夷君:傳說中武夷山的神仙,《史記·封禪書》載其為武夷山的山神。
瑤山:指武夷山,或形容山如美玉般珍貴,此處代指夢中的仙山。
電激:如閃電般迅猛,形容往事回憶的快速與強烈。
云奔:像云一樣奔馳,比喻人生漂泊無定。
縈紆(yíng yū):曲折環繞。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請退職的委婉說法,意為使骸骨得歸葬故鄉。
誅茅:鏟除茅草,指建造簡陋的居所,代指隱居生活。
此詩為作者于武夷沖祐觀(宋代著名道教宮觀)壁間讀到友人翁士特舊題后所作。沖祐觀為文人游憩、隱修之地,作者觸景生情,追憶昔年與武夷相關的經歷,結合眼前山水,抒發對人生漂泊的感慨及歸隱之愿。具體創作時間或為作者晚年,經歷世事變遷后,更生退隱之心。
全詩以追懷往事起筆,繼以山水景物烘托,最終直抒歸隱之志。情感脈絡清晰,將個人感慨與自然之景相融合,既體現了對往昔的眷戀,又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的向往,是一首情景交融、主旨鮮明的抒情之作。
晴宇肅秋容,林坰斂綺纈。橫砥激迅湍,回鷺沓輕雪。密茙凝坐痕,遠岑當垣缺。蔂蔂懸朱實,飄飄醉丹蘗。駭矚化理駛,寄傲塵紛絕。廣庭敞中央,款我素心杰。盤餐剪園蔬,倒飲壺觴竭。爛石歌漫霄,采薇抱孤節。欽法君子行,貞固丈人烈。遐飆越塊壤,挹清避污蔑。愿結歲寒盟,邂逅成真說。
執戟多年倦客,步兵累歲閒身。草玄獨俟知己,眼白相看世人。
爾定襄陽宅,云山好傍誰。草憐王粲井,花醉習家池。留滯悲江漢,驅馳感歲時。扁舟空悵望,未有鹿門期。
事隨流水遠,愁逐曉春生。野色開煙綠,山光過雨明。簾前雙燕語,林外數鶯聲。獨坐無多興,傷心妝不成。
憶昔穿云到上方,飛泉夾路筍輿忙。孤松半榻霜顛白,清磬一聲山葉黃。得道好窮詩正變,觀心難遣世興亡。汰公塔在今同傳,無著天親共影堂。說法中峰語句真,滄桑閱盡剩閑身。宗風實處都成教,慧業通來不礙塵。白社老應空世想,青山我自哭詩人。總教落得江南夢,萬樹梅花孰比鄰。
上之回,甚盛舉。專內脩,禦外侮。敷文德,振威武。四海同,萬物睹。五星聚,百神祜。烏孫稽首,單于拜舞。月氏請降,西域納土。麟游郊,鳳在圃。朱草生,紫芝吐。封疆越唐堯,神功邁夏禹。持觴壽萬年,永為臣民主。
歲星下界來游戲。休再問、神仙甲子。鹿車對挽出花間,難得是、椿萱并美。晚年騎省無情緒,且種就、庭階蘭芷。洪崖喜捧壽觴來,愿許附、霓裳隊里。
浪把年華夢里占,五驚秋雁度虛檐。窗前落籜時敲戶,雨后涼蟾半掛簾。暗洫自通千澗入,薄云微露一峰尖。俗情休問邯鄲枕,與爾忘懷寄黑甜。
晨光欲曙。畫角樓頭初住。露華濃。草重猶粘綠,花低半壓紅。鳴雞催落月,宿鳥咽殘風。怕見分攜處,各西東。
景入天臺日日新,安車千里去尋真。路逢白發老翁問,父子同游有幾人。
新學吾何有,從公今復來。若憑文取士,終覺世無才。洙泗木將壞,亞歐花未胎。群公皆碩彥,何以報涓埃!社會浪滔滔,風潮學界高!群嗤先進野,自命少年豪!思想主沖突,言詞擅貶褒。寄言自由黨,入試爾徒勞!
愛馬能成一癖,結髦可忘百憂。我亦時時自笑,開編萬事俱休。遇合生封萬戶,阨窮不直一錢。此是由來事爾,正須到處欣然。豪士以妾換馬,耕農賣劍買牛。我看浮名似夢,卻貪山水閑游。風細飛花相逐,林深啼鳥移時。客至旋開新茗,僧歸未拾殘棋。覓飽如籌大事,擁書似墮重圍。誤喜敲門客至,出看啄木驚飛。香煙觸簾不散,燈焰無風自搖。獨倚蒲團寂寂,忽聞山雨蕭蕭。
曹溪平地起風濤,后代船高水亦高。寄語隨流入流者,更須拋卻手中篙。
抗旌汾浦根移白,豎箔藍關花染紅。欲識龍媒空萬馬,宮袍黃挾御爐風。
良宵耿不寐,皓魄爛華埏。夜氣湛以肅,良理復其天。神魚戢比鱗,揚鬐逝故淵。倦鳥惜翮翎,瞻巢憤翩躚。物性豈鑿意,生遂悉其然。饒饒千金子,堂垂灶突煙。狎客坐羽觴,鼓吹滋華年。一朝延比鄰,捐崩更播遷。執守宜中人,況復非圣賢。如有汶上召,為我謝迂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