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訪東坡舊隱
海上歸來訪老坡
依然遺跡未銷磨
松風亭下梅花老
鶴觀峰頭喬木多
垂世文章燦星斗
平生憂患足風波
華堂滿龕題詩筆
人事其如天定何
海上歸來訪老坡
依然遺跡未銷磨
松風亭下梅花老
鶴觀峰頭喬木多
垂世文章燦星斗
平生憂患足風波
華堂滿龕題詩筆
人事其如天定何
從海上歸來探訪蘇東坡的舊居,他的遺跡依然保存未被磨滅。松風亭下的梅花已顯蒼老,鶴觀峰頭生長著許多高大樹木。流傳后世的文章如星辰般燦爛,一生經歷的憂患如同風浪般洶涌。華堂里滿是當年題詩的筆墨,人事變遷又怎能與天命相抗?
海上:蘇軾晚年曾貶謫海南儋州,遇赦北歸后卒于常州,此處或指作者從南方海疆方向歸來探訪。
老坡:對蘇軾的尊稱,蘇軾號東坡居士。
松風亭:蘇軾在惠州的重要遺跡,《東坡志林》載其曾在此與路人小憩。
鶴觀峰:惠州境內山峰,具體所指待考,當為蘇軾在惠時活動區域。
垂世:流傳于后世。
滿龕:形容題詩遺跡眾多,龕原指佛龕,此處借指墻壁或陳列處。
天定:天命、天意,指超出人力掌控的必然規律。
蘇軾于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被貶惠州,在此生活兩年余,留下松風亭、合江樓等遺跡。此詩應為后人探訪其舊居時所作,具體作者不詳,當為宋代或后世文人追懷蘇軾之作,反映了東坡文化在惠州的深遠影響。
全詩以‘訪舊隱’為線索,由景及情,既展現蘇軾遺跡的留存狀態,又高度評價其文學成就,感慨其人生際遇,最終歸結于對天命的思考,是一首典型的懷古詩,體現了后人對蘇軾才德的敬仰與對歷史規律的體悟。
青鞋白發好禁春,乘興時為獨往人。江上梅花殘雪后,竹間茅屋臘醅新。風林待月閑眠晚,野墅燒燈中酒頻。歸臥空床把詩卷,經旬出飲一傷神。
玲瓏巖穴巧如刳,中貯滄浪百斛馀。衰懶自憐游世久,襟懷未及汝常虛。道經蘭若偶停鞭,客里逢幽意惘然。一把綠蘿蒙石竇,夢魂翻憤醒心泉。
系纜江頭日腳沈,鱸肥酒美只孤斟。長橋千步風濤穩,橫笛一聲煙水深。契闊離親寧素愿,迂愚報國祗丹心。遠游自是男兒事,更把離騷細細尋。
六十花封一高要,高要得公當不小。阿衡事業世豈知,天下經綸此中了。百里萬夫大小同,語默出處非殊調。君今老績赴天官,我只弄我江門釣。
景泰五年甲戌歲,正當南畝耕耘際。忽然驟水漲江湖,洶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決潰。田家男婦奔救忙,力竭氣窮無術備。沈灶產蛙雖古聞,今實見之非漫記。東鄰西舍咫尺間,無舟不得相親慰。況逢缺食方阻饑,女哭兒啼割心肺。哀哉此情當告誰,上有青天下無地。悲悽喑嗚無一言,兩眼相看只垂淚。官倉儲積豈無粟,有司吝出牢封記。千年汲黯今無人,誰與皇家壯元氣。縣宰懼難佯風顛,飽食閉門經月睡。一朝謀定人不知,半夜攜金遠逃避。郡侯坐視付不知,但挾娼優日酣醉。徇私掘去抵湖堰,橫流自此無能制。甫差周倅問疾苦,攫去白金如土塊。府公唯責舊負逋,不問蒼生問魚膾。按察徒懲小小疵,曲徇鄉情舍奸弊。便宜太保幸見臨,香火滿城人鼎沸。群奸媚事靡不為,溷浴都將布衣?。令行雖僅免輕徭,薪米從茲價增倍。勸諭賑給浪得名,偽錢糠秕成何濟。雖擒妖人許道師,多少無辜枉遭累。一夫一婦皆王民,鼓弄如何等兒戲。昨來輕發激變語,聞者至今猶戰悸。功能人茍得專殺,法律底須存八議。萬一有失忠義心,宵旰深憂豈微細。乃知不學無術人,隘陋終同斗筲器。婁城老卒張文翔,不忍憸邪肆欺蔽。片言出口禍即隨,從此無人觸奸吏。只今所在皆兇荒,未必不繇斯道致。朝廷若不懲此曹,無日可回天地意。嗚呼我民今年性命已難保,明年豈有全生計。老夫殘喘不足惜,橫死深哀后生輩。昨夜虛齋聽雨眠,轉輾不能成一寐。起來賦得民情詩,惠政思君錄相寄。
笙歌齊展畫旂開,一具烏紗兩笑腮。不問已知為楚使,巫山云氣逼人來。
紅塵不到老仙家,依舊疏欞幔碧紗。兩袖高寒吟未穩,倚欄和雪看梅花。
長門作賦鎖重帷,貰酒成都日幾卮。縱有文君同歲月,茂陵風雨不勝悲。
離弦白羽青金鏑,逾越千年沉殺績。發的而今無處巡,深深嵌入琉璃壁。
水簾瀑布人罕至,三級背懸五老峰。澗石嵯岈路險澀,深窟風草吟蛇龍。自從開辟藏難見,可憐彼暴蒙稱羨。走勢天晴萬古雷,流光壑暝常留電。亂峰云走白日微,玩罷催君及早歸。鬼神忌才亦好靜,恐有驟雨沾裳衣。
佛祖由來命脈通,大千世界一光中。藥王菩薩知君是,乞取刀圭救病翁。
縣城高館宴離觴,共對寒燈別意長。孤嶂啼猿驚落葉,誰家殘笛度微霜。云山驛路遙相送,魚鳥滄洲舊莫忘。知爾懷人何處是,秣陵春樹遠蒼蒼。
索索殘年緒,傷懷似遠思。霜云一片落,相對轉迷離。
楊柳青青河水渾,野橋茅店水邊村。官船三日姑蘇道,處處青山似故園。
洛陽亭下昔埋輪,當道豺狼不避人。今日黃花故園酒,獨攜野鶴伴閒身。仁挾翔風勇駕霆,皇華使者出祥刑。福星一夕遷吳分,卻向龍山現壽星。華堂捧勸紫霞杯,紅粉回頭御史來。直道素知嫌嫵媚,羞將白鶴放籠開。幼安伯可號文雄,詞壽秦韓枉自工。賢相肯交窮處士,何如魏野祝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