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 其二
西湖載客恣游從,湖上參差半佛宮。
回顧隙駒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層臺累榭皆清曠,萬戶千門盡郁蔥。
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文翁。
西湖載客恣游從,湖上參差半佛宮。
回顧隙駒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層臺累榭皆清曠,萬戶千門盡郁蔥。
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文翁。
在西湖上載著客人盡情地游玩,湖岸邊錯落分布著不少佛宮。回首往事,時光如白駒過隙不曾停歇,深思之下,這杯中之酒怎可讓它空著。層層的高臺、重重的樓閣都顯得清幽空曠,千家萬戶都掩映在蔥蘢的草木之中。到這里游春有無限樂趣,只是慚愧自己沒有什么辦法能繼承文翁的賢德。
恣游從:盡情地游玩。從,跟隨,這里指游玩。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
隙駒:比喻時光過得很快,出自《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樽酒:杯中之酒。
層臺累榭:指層疊的樓臺亭閣。清曠:清幽空曠。
郁蔥:草木茂盛的樣子。
行春:指官吏春天出行巡視。
文翁:西漢廬江舒人,名黨,字仲翁。景帝末為蜀郡守,興教育、修水利,政績卓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鄭宣徽寄詩給作者,作者依韻和詩。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相對安定,作者在西湖游玩,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狀態,但也有著對時光和自身作為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西湖游玩的感受,展現了西湖的美景和游玩之樂,同時融入時光感慨和自謙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表達。
篩霞擘錦炫晴空,碧玉芙蓉晚更紅。只道商秋為素景,也教春色艷秋風。
主人真不俗,當戶小筵開。樽滿斟新釀,階平埽舊苔。詩僧留古塔,循吏望高臺。雅集無今古,伊誰濟世才。
芳樹春融絳蠟凝,春風寂寞掩柴荊。畫眉盧女嬌無奈,齲齒孫娘笑不成。已怕宿妝添蝶粉,更堪暖蕊鬧蜂聲。一般疏影黃昏月,獨愛寒梅恐未平。
香案經為吏,甘泉預侍晨。衣冠親雉尾,章疏動龍鱗。當世高人物,諸公滿搢紳。忽聞捐幾杖,萬恨只酸辛。
十四學彈箏,芙蓉旋雙頰。對鏡憐如花,緣何笑桃葉。按拍坐君側,珍珠一線長。歌喉本鸚鵡,贏得作鴛鴦。
君到瀟湘漸迫秋,鄉關音問轉悠悠。思歸少忍煙塵息,回雁峰前莫浪愁。
閒游長少競追隨,正是東風二月時。滿澗泉聲來古寺,隔林人語認殘碑。已埋翁仲肩猶露,欲畫宮墻趾尚遺。卻憶咸陽樓上望,秦川煙樹客遲遲。
總中有別異中同,成壞非干這一鐘。收拾油鐺并火熬,圓镕法器隮盲聾。
曾聞燕市花,焙根出土穴。扶疏能幾時,生意蚤萎折。相傳利州石,暴長四十尺。物茍昧其天,非祥遂為孽。旁行笑獨行,紆捷敢相絜。獨行勝旁行,差能免蹉跌。石上一寸蒲,棱棱八九節。黃楊雖厄閏,終不犯寒熱。如彼綠拗兒,故當耐其拙。并置屏幾間,聊復從所悅。昔有嗜痂癖,雅非醫所療。昌歜與醋芹,難為饞腹道。或以黑為美,神君先祀灶。掠食及蟲蛙,醲過八珍芼。鈞天未擬聽,鴉鳴不言噪。舌本既參差,識情遞眩眊。若以從旁觀,誰正誰為倒。茲理故難齊,澠淄有時冒。大江日夜流,無風亦浩浩。東西歘易失,白日遂蹉跎。零露湑未已,亦復遍庭莎。僶俛歲方晏,誰與起沉瘥。懸的紛相射,方書費編摩。五臟如能語,一味已云多。有樊輕可闖,層阜為陂陀。驅車誇疾走,將無慎轗軻。精良問磽確,隱隱待甄磨。神明如不昧,羲馭且回戈。莫學三眠柳,迎秋早婆娑。松柏藹相歡,芝蕙潛相惻。無間似天親,有懷堅可泐。愧彼悠悠子,緣情事雕飾。蓄意待仁賢,論交寧取嗇。鸚鵡戀故群,同憂不避濕。濡翮以救焚,人嗤嗤亦得。
柔紅淺綠逞嬌姿,小女妝成窺入時。雙笑春風雙醉露,未應名字喚將離。
按劍立城樓,西看極海頭。承家為上將,開地得邊州。磧迥兵難伏,天寒馬易收。胡風一度獵,吹裂錦貂裘。
小檻栽培得此君,綠陰疏韻似相親。從來風月為三友,吟社新添客一人。
強將一祖配三宗,流派江西本自同。不是觀林詩話在,誰知山谷學荊公。吳下方回有別腸,力排昆體媚陳黃。豈知同出河陽李,笑煞談詩朱少章。
憐君獨立波流際,此日西南任轉蓬。已把丹心照江水,莫將筆意奪天工。遐陬剩有相如檄,殊俗猶傳漢武風。最是蕭條秦塞路,不知談笑幾人同。
叔度風流世孰知,偶隨朝列又支離。乞官頗類張平子,報最差同陸浚儀。壬子驚開尊八會,乙庚神遁法三奇。垂虹橋下聞簫地,念我緇塵染素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