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休亭 其三
水國微茫境不凡,籜冠蘿帶芰荷衫。
云歸洞口鹿常臥,葉落巢門鳥自啣。
采藥道人過峭壁,汲泉童子下層巖。
名山書卷封題處,多少煙霞護玉函。
水國微茫境不凡,籜冠蘿帶芰荷衫。
云歸洞口鹿常臥,葉落巢門鳥自啣。
采藥道人過峭壁,汲泉童子下層巖。
名山書卷封題處,多少煙霞護玉函。
水鄉(xiāng)景色模糊幽遠,境界不同凡響,我頭戴筍殼帽,腰系藤蘿帶,身著菱葉做成的衣衫。云朵飄回洞口,常有鹿臥在那里,樹葉落在鳥巢邊,鳥兒自在地銜著。采藥的道人走過陡峭的石壁,汲水的童子走下層層巖石。在這名山之中,書卷被封題的地方,有多少煙霞守護著珍貴的書函。
水國:水鄉(xiāng)。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籜冠:用竹筍殼做的帽子。蘿帶:藤蘿做的帶子。芰荷衫:用菱葉與荷葉做成的衣衫,這里是形容穿著超凡脫俗。
啣:同“銜”,用嘴叼著。
玉函:珍貴的書函。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塵世生活的厭倦,向往寧靜、自然的隱居生活,在游覽名山勝水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超凡脫俗的隱居之境,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它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追求,在文學上豐富了描寫隱居生活的詩詞題材。
小東門外野人家,昨夜青鐙定結花。一片碧云空在望,半規(guī)明月可能賒。杖扶紫玉過眉瘦,巾裹烏紗墊角斜。明日更須來看竹,山瓶汲水自煎茶。
名利無心任鬢皤,天留兩眼閱人多。懸知地下應含笑,得見兒登進士科。
獨坐不自聊,披草尋微徑。夕陽在高林,籬落有馀映。依依增遠想,歷歷生晚德。涼蟬軋鳴箏,候蟲擊清磬。大小皆有從,雄雌各相應。沉吟復躊躇,忽覺西山暝。
太尉洮岷破敵回,腰垂金帶入關來。殿前獻壽天顏喜,花覆千官拱御杯。
荒涼斜日隱殘碑,雙樹同心傍墓垂。何處比肩仍有小,誰家連理自生枝。寒猿嘯月愁相向,露葉啼風黯自悲。縱有芳魂招不得,強同湘竹到今疑。
殘壘帶江沙,荒祠集暮鴉。客行桐水市,人采木綿花。山掩飛煙直,江浮落日斜。舊游那可問,依約見人家。
宴罷高樓臥錦裀,多情遙贈一枝春。翩躚不讓行云女,芳艷偏憐化蝶人。送去長廊搖玉佩,醒來馀馥染羅巾。仙蹤定落吳王苑,香徑湖邊再問津。
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丈長。興來雷出土,萬籜起崖谷。來觀古柏丹淵客。
我來荒服外,攬勝為流連。地坼車穿隧,山焦石刺天。城腰纏草路,屋脊起瓜田。耕鑿知何賴,輸租計羨錢。
四月笙歌沸苑池,瑞蓮花對海棠絲。昭容尚記開元日,正是宮中蠶老時。
黃花佳節(jié)愁中過,青瑣華筵勝處開。秋色平臨天外樹,山光半落檻前杯。鄭莊置驛推賢久,疏傅揮金愛客來。西轉玉衡歌欲闋,曙鴉驚起未能回。
鐘山日上紫煙收,金闕參差萬瓦流。帝業(yè)千年浮王氣,都城百雉隱高秋。聲華誰覓烏衣巷,形勝空吟白鷺洲。回首壯游心未已,西風策馬看吳鉤。
風雨摧藏時霎晴,猶憐萬木贊商聲。千秋勛業(yè)歸馀事,盡日歡娛課此生。
萬里天風送佩珂,一丘煙雨暗松蘿。傷心二十四澗水,不及諸孫涕淚多。
心地正花放,五葉逐根隨。共修般若惠,當來佛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