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關樹來時紫,江楓到日丹。
驚弦初月上,避弋太虛寬。
野水涵秋色,霜云結夜寒。
終年南北路,未可笑離鸞。
關樹來時紫,江楓到日丹。
驚弦初月上,避弋太虛寬。
野水涵秋色,霜云結夜寒。
終年南北路,未可笑離鸞。
大雁從邊關樹木來時,樹葉正紫;飛到江邊時,楓葉已紅。它們聽到弦聲驚飛,此時初月升起,為躲避箭弋飛向廣闊天空。野外的水蘊含著秋色,霜云凝聚著夜的寒冷。大雁終年南北遷徙,人們可不要嘲笑它們像離散的鸞鳥。
關樹:邊關的樹木。
紫:指樹葉呈現紫色。
江楓:江邊的楓樹。
丹:紅色。
驚弦:因聽到弦聲而受驚。
避弋(yì):躲避箭射。弋,用帶繩子的箭射鳥。
太虛:天空。
涵:包含。
離鸞:離散的鸞鳥,常比喻離散的人或物。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可推測是詩人看到大雁遷徙之景有感而發。大雁遷徙常象征著游子漂泊、離散,可能當時社會存在動蕩不安,百姓流離失所,詩人借大雁表達對他們的同情。
這首詩以大雁為主題,描繪其遷徙的艱難與凄涼。詩人借景抒情,借大雁抒發對漂泊者的悲憫。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抒情技巧。
山中爛柯樵者,世上負局先生。最是圣凡難別,欲煩橘叟題評。
住依溪口破殘村,身伴渡頭零落云。更向空山拾黃葉,姓名那有世人聞。
青山半晴雨,遙現行云底。佛髻欲爭妍,政恐勤梳洗。
平生風雨難追憶,今日人天俱遠。峭壁霏青,澄灘罷浴,淡淡漓江煙晚。窗唇臥覽。正影入燈飄,聲催愁黯。真個嘈嘈,聞弦白傅情懷減。板橋西去遙望,訾洲載酒處,簾深未卷。簫鼓江天,箏琶既落,省得桂林幽怨。新晴舊苑。嘆今宵孤寂,未殊游觀。夜半誰眠,鐘聲增數點。
步上高城更上樓,憑闌一望思悠悠。山如圖畫催吟興,海作杯棬蕩醉眸。箕子故封今異域,管寧舊隱是何州。遙聞胡馬時南牧,未請長纓愧白頭。
投老怕送別,送別即傷神。況茲所別者,乃是平生親。行行赴何許,遠在天之垠。迢迢萬里余,欲見將何因。近別猶不堪,遠別情曷伸。翻嫌交密友,不若交疏人。我昔初還鄉,憔悴賤且貧。子來客吾邑,漂泊埋風塵。一見如舊識,歲久情逾真。自謂同心交,不獨雷與陳。我入訓鄉校,子來寓城闉。燕語恒及酉,諷詠或達晨。中間羅變故,別我游江濱。陶朱既遠越,張祿遂入秦。間闊幾四載,會晤復喜頻。明年上京都,聘充戚里賓。我亦被薦書,謁選拜紫宸。繆居容臺屬,幸得聯朝紳。與聞復聚首,相見不隔旬。念子有俊才,倜儻無儔倫。財輕大義重,實謂勇且仁。愿言永相從,誨語煩諄諄。夫何事難料,告別何踆踆。從軍赴滇陽,西去逾峨岷。吾皇啟昌運,萬物皆維新。及茲艷陽月,鶯花曜青春。惜子獨遠去,書劍行隨身。騏驥豈紲羈,雕鶚非籠馴。丈夫志四方,豈必長相鄰。嗟我已暮齒,雙鬢垂秋銀。受刃割老腸,容易生酸辛。予時在史館,寅入出巳申。不暇持一觴,送子龍河漘。江之水滔滔,楚山青嶙峋。咄此可奈何,淚下沾衣巾。
參星瞻谷日,水影量元夕。旱潦種早晚,老農從定策。催耕鳴鳩起,護竿烏鵲去。秋成不饜懷,暑雨不告勞。歲時社酒會,扶醉有年高。
涼風颯然至,疏簾覺秋生。炎熇一揮掃,蟋蟀階下鳴。玄發能幾時,寒暑相代更。感之臥復起,彷徨步前楹。微風動衣袂,肅肅天宇清。帝鄉豈不好,親舍難為情。反坐念歸計,躑躅東方明。
竹死煙寒樹不榮,石壇千仞與云平。春來天上元無色,雨到人間方有聲。夢入松風吹不斷,詩如芳草剪還生。陶山北望飛霞散,夜半有時孤鶴鳴。
令君督來期,書郵日旁午。世事不足論,清游乃先務。朝朝叩禪關,復此得凈宇。淺斟琥珀濃,細嚼銀絲縷。味雋問牛酥,軒高來燕乳。曲折溪屢橫,尖圓峰可數。萬頃喧桑田,一簇靜松塢。由來鏡中人,不殊草頭露。越主朝汴宮,蜀客盡吳語。剝蝕凈土碑,荒殘峽山路。桑梓如之何,誰能忘一顧。日詢錦橋新,三嘆清流俯。
草堂愁暑雨,詩到思翻涼。水動魚深逝,風來花更香。園林成獨樂,鷗鳥渾相忘。君過茶為酒,何須問醉鄉。
佛國山中古道場,月中桂子散天香。一枝得共人如郤,雙井能來客姓黃。誰詠碧云題樹葉,自收清露染衣裳。南峰不與清光礙,好放馀陰及四方。
香起深齋靜,橫琴夜更幽。千巖風雨冷,一夜鬼神愁。
幕府功頻上,騷壇興每登。江搖青嶂影,樹入碧云層。陣法依諸葛,詩篇出少陵。蒼崖看墨跡,長憶漢中丞。
夜發瀏陽訪戴舟,遙聞湘贛聚詩儔。石源三徑緣溪到,薯酒千壇為客留。爛醉何妨言艾艾,重邀不計路悠悠。鈴聲仄案倏驚夢,身在囂城十八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