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莊賢良權之歸舊隠
過我東還鑒水湄,儻逢親友話襟期。
書鉗紙尾丞真負,易在床頭叔自癡。
破廨數(shù)間將整整,踐更三載且遲遲。
督郵少屈吾衰矣,三徑歸來未有資。
過我東還鑒水湄,儻逢親友話襟期。
書鉗紙尾丞真負,易在床頭叔自癡。
破廨數(shù)間將整整,踐更三載且遲遲。
督郵少屈吾衰矣,三徑歸來未有資。
你路過我這里再東歸鑒水岸邊,如果遇到親友可談談你的志向。像文書簽署這類事讓縣丞實在有負才能,如床頭放著《易經(jīng)》鉆研,就像王弼一樣癡于學問。幾間破舊官舍將被整理得井井有條,你服兵役三年歸來還這么遲緩。你暫且屈從于督郵這類小吏,我已衰老,歸隱田園卻沒有足夠的資財。
鑒水湄:鑒水岸邊,鑒水即鑒湖。
襟期:胸懷、志趣。
書鉗紙尾:指簽署文書等事務,這里指縣丞的工作。
易在床頭叔自癡:用王弼好《易》的典故,形容人癡迷學問。
破廨:破舊的官舍。
踐更:服兵役。
督郵:漢代各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xiāng)。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莊賢良權之東歸鑒水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對官場生活有所不滿,有歸隱之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表達對友人的關懷及自身對官場的感慨和歸隱的向往。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xiàn)了詩人在特定境遇下的心境。
遍汀洲,漁火淡,鷗盟何處。一聲初趁,長天云凈澄潭露。羃秋夜清徂。排就行行箏柱。韻遠不嫌孤舞。落葳蕤雪響過埼蘆。若問平生爪跡,有極天關塞,滿地江湖。只嬉游晴昊,休帶玉門書。算擔住歲寒景色,待江南、暖意入煙蕪。依前讓烏衣,兩兩花雨將雛。
生憎白云春去,無奈黃鶯晝啼。欲采芙蓉贈遠,北湖蓮葉初齊。
吏散長安日杜門,故人相見暫開尊。人情棘上青繩變,身事池邊老鳳蹲。閱盡世途惟自信,別來幽抱可誰論。留都知舊勞相問,渭樹冮云入夢魂。
望望三秋雁,誰傳上國書。氣橫龍劍外,天遠鳳簫馀。歲月身還健,風云計自疏。瓊筵多勝事,詞客復何如。
畫省開邊鄙,郎官選俊才。臂鷹過雁磧,走馬上龍堆。氣候調中律,星辰接上臺。何當瓜及日,卻向晉陵回。
溪嶺無千里,崎嶇半月間。事機須勇退,天意許生還。順處從多厄,趨時免強顏。越禽忻我往,長路語關關。
何處殘春夜,和花落古宮。
當年正覺此韜藏,巖穴于今尚有光。特特捫蘿訪遺跡,龍神何事報支郎。
萬里長江水,春深可染衣。天涯何處客,遙逐北鴻歸。
蠻娘唱怨鮫房黑,冰瑟嘈嘈機罷織。寒濃翠薄妒蟬衫,煙梧風竹斕斑色。鳳聲天遠有誰聞,雙蛾黛影愁不分。楚山九點秋未老,淚花染盡瀟湘云。
虛亭高與翠微連,尚有黃花照法筵。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馬行十里松陰月,人藉孤峰草色煙。我本倦游多感慨,老僧休說六朝年。
烽火來千里,狼煙度六橋。嶺寒蒼兕叫,江曉白魚跳。壯士披金甲,佳人弄玉簫。偶馀尊酒在,聊以永今朝。
世間何事最堪嗟,盡是三途造罪楂。不學白云巖下客,一條寒衲是生涯。秋到任他林落葉,春來從你樹開花。三界橫眠閑無事,明月清風是我家。
公暇常來此處游,碧波蒼巘解相留。翩然又向城中去,回顧溪山只自羞。
長安調鼎黑頭公,一旦覆餗腰領紅。飯稻羹蔬三萬日,爭如且作多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