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思學士倅河內
左符通掌日邊城,幾蔭華榱奉刺經。
直舍十年苔已紫,吟鞭一路柳初青。
禁中夜閣拋行月,郊外春車駕屏星。
河里舊游從古盛,好尋煙幌吊遺靈。
左符通掌日邊城,幾蔭華榱奉刺經。
直舍十年苔已紫,吟鞭一路柳初青。
禁中夜閣拋行月,郊外春車駕屏星。
河里舊游從古盛,好尋煙幌吊遺靈。
你帶著符節去掌管邊城事務,曾在華麗的屋檐下研讀經典。在官署十年,臺階上的青苔都已變紫,你揚鞭出行,一路上柳樹剛剛泛青。你離開宮中的夜閣,如明月般遠去,乘坐著春日的車駕前往郊外。河內自古就是勝地,你可以探尋那如煙的帷帳憑吊古人英靈。
左符:符信,古代官員出行的憑證。通掌:掌管。
榱(cuī):椽子,華榱指華麗的屋檐。奉刺經:研讀經典。
直舍:官署。
吟鞭:詩人的馬鞭。
屏星:指使者所乘之車。
煙幌:如煙的帷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友人子思學士前往河內任職時所作。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常有送別贈詩的傳統,詩人借此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其赴任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送別詩的一般風貌。
龍潭月冷澹無波,自昔瀛州帶九河。北望燕京南接趙,土人猶說古悲歌。
暗里抽橫骨,彌天句已彰。明中坐舌頭,匝地無紋彩。混不容其跡,照不留其痕。金烏子夜出乾坤,濃云停午生岳面。
長夜人無寐,心中自有愁。小窗知我意,呼得一輪秋。
旅魂驚,釀淺寒,霜葉凋零。燕子盡歸,寂寞無聊閒庭。夕陽西下星星暗,甚處尋,花底飛螢?重陽后,征鴻遠,只馀潮落潮生。山下林邊眼明,看蝶采黃花,弱體輕盈。過往戲嬉,更有嬌紅蜻蜓。半宵風送無情雨。問怎生、消受凄清?應只有、窮途伴侶,衰草蟲嗚。
素衣蒼狗不成妍。何意妒蟬娟。不知高處難掩,終自十分圓。涵萬象,獨當天。照無邊。乾坤呈露,何況人間,大地山川。
畫船撾鼓大江中,兩岸旌旗獵曉風。一點鴐鵝云外落,將軍初試賜來弓。
守定殘書雪滿頭,眼前散盡好交游。重拈舊話無人會,縱有新知惹我愁。是圣是凡誰與辨,非心非物果何求。夢回隱幾窗才白,遠聽林間喚雨鳩。
人老簪花卻自然,花紅應不厭華顛。人間無此風流樣,何止源流二百年。
采來靈壤內,爆向廣庭前。脩制成良劑,為□到十全。
落日長干渡,西風短棹過。故人歸后少,秋草望中多。謝墅荒碑碣,吳宮閟綺羅。趨庭休浣外,臨眺意如何。
返照斜銜月半弓,一襟清暑愛溪風。人行稻壟交加處,山在林塘掩映中。游興漸開知病減,酒材難致笑詩窮。蓬門花徑淹留地,賴有平生北海公。
昔年有仙人,炯炯雙碧瞳。手持珊瑚拂我頂,謂余逴有神仙風。謫向樊籠二十年,清都紫府徒名傳。無由乘玉駟,直至參寥天。傳聞黃庭藏石室,瑯玕為緘金作鐍。便向青崖渡六龍,管教白晝生雙翼。青崖白石連丹丘,云車羽轂驂蒼虬。濯發瀑布水,身登香爐陬。同行諸君多意氣,作詩往往來相酬。康樂因為吳會吟,安仁作賦如陳琳。開緘展轉再三讀,重之不減雙南金。鳴榔鼓枻殊未已,此身己在廬山里。行間倘遇浮丘公,云中遙謝二夫子。
心慮灰凝,妙圓德備,威儀無缺。杳杳禪安,冥冥色礙,壺里風光泄。云霞來往,虎龍吟嘯,捧弄木童神悅。廓胸臆、洪飲沖和,坦蕩醉吟時節。笙歌鼎沸,鸞凰風舞,縱橫自在行列。滿目祥光,盈空瑞靄,隱隱飄紅雪。拍懷冰瑩,充襟月冷,壯貫道情明徹。傲真境、真樂真歡,出塵妙絕。
古月只同今月看,月華更好歲華更。露凝仙掌橫秋氣,云度天河學水聲。金母自來青鳥使,玉童對按紫鸞笙。簫臺占斷蓬壺景,何必重尋海上瀛。
今日頻送客,兀坐心未定。午倦睡適來,鳥語偏滿聽。昏昏半人世,隔屋喧笑競。惱我彼不期,閱動正在靜。清風白晝永,庭影亂復正。悠悠無與言,起步林東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