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欲賦前賢九日詩,茱萸相鬭一枝枝。
可憐宋玉情無限,爭似陶潛醉不知。
綠鬢愛隨風景變,黃華能與歲寒期。
登高逈處狂多少,笑殺襄陽拍手兒。
欲賦前賢九日詩,茱萸相鬭一枝枝。
可憐宋玉情無限,爭似陶潛醉不知。
綠鬢愛隨風景變,黃華能與歲寒期。
登高逈處狂多少,笑殺襄陽拍手兒。
想寫下前賢們關于九日的詩篇,眼前是一枝枝競相爭艷的茱萸。可惜宋玉情思無限,怎比得上陶潛沉醉不知憂愁。烏黑的鬢發喜歡隨風景變換,黃菊能與歲寒相伴。登上高處盡情狂歡,真要笑死襄陽那些拍手嘲笑的人。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茱萸:植物名,古代風俗,重陽節佩茱萸以祛邪辟災。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多有悲秋之作。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詩人,喜愛飲酒。
綠鬢:烏黑的鬢發,代指年輕人。
黃華:即黃花,指菊花。
逈處:高處。
襄陽拍手兒:據《晉書·山簡傳》,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出游飲酒,兒童見而拍手歡笑著唱兒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重陽節是傳統節日,文人常借此抒發情感。作者可能在重陽節登高時,看到茱萸、菊花等景象,聯想到前賢故事,從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重陽節為背景,通過對比古人不同的情感態度,抒發了對時光和人生的感慨。詩中既有對多愁善感的反思,也有對超脫豁達的向往,展現出獨特的人生感悟,在重陽題材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目眵神慘骨凌兢,蘊抱終天母子情。惻隱更思推此道,含靈孤苦可憐生。
歸來好,茅檐曝背無煩惱。欣時讀易困時眠,個中輸與癡頑老。
命下龍樓重歲儲,城東春色擁離車。過家路便心先到,報國身勞我不如。獻納暫違青瑣直,咨詢爭睹紫泥書。送君正是花時節,飲盡瓶罍興有馀。
飄零湖海昔年僧,握手論心久未能。夢里匆匆忽相睹,解言云屋共青燈。
筑室深山里,開門古澗邊。月高猿子叫,日晏虎兒眠。帶雪挑黃菜,敲冰取碧泉。不知居士樂,空受俗人憐。
屢見高文試澤宮,長年參校愧龍鐘。懸黎待價由來久,綠綺知音不易逢。吉語乍聞隨鵲喜,歸期專欲問龜從。到家莫負如泥約,光祿供醪味漸濃。
軫石狂濤互吐吞。錦屏錯繡矗嶙峋。一條山脈海中伸。天闊望穿青鳥使,浪翻來似白鵝群。黃昏獨立八仙墩。
脫或淪鋒刃,吾年豈愿馀。及今相見日,是汝有生初。割愛三兄愧,憑危一飯驅。風塵方未已,尚慎母恩劬。
夢里羅浮路,依稀竹外村。一枝春色動,清氣滿乾坤。
是誰約勒東君去。枝上曉聲寒杜宇。柔綠猶能抵死留,妖紅不解逡巡住。灞陵一陣飄香雨。宛轉玉驄蹄下土。記他含澀拆苞時,總有千金無贖處。
重陽師父,遇呂真人。養成神內之神。心起慈悲不住,開闡良因。時時出神入夢,化人人、要出迷津。登州北,有布王曾見,海里騰身。華表巨才高氏,在東牟郊外,或見其真。曾共南京針李,中都開尊。當初幻軀在日,尚如斯、出現頻頻。況今也,得成蟬蛻,永占長春。
滿馬塵埃嘆滯留,空勞魂夢繞南州。涌金亭下煙波闊,聊作西湖一段秋。
悵然吟小宛,履薄自兢兢。心死身猶健,天低夢欲騰。憲章光熠熠,岸獄霧層層。隔海春潮涌,終看谷變陵。
斷橋分野色,曲徑入柴門。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人情同下里,風俗異東屯。我老無生計,耕耘教子孫。綠槿作籬笆,茅檐掛薜蘿。馬車渾不到,樵牧自相過。臥看歸田錄,行聽擊壤歌。優游只如此,刀鋸奈吾何?人言村落僻,我處頗清幽。竹色侵衣冷,江聲繞屋流。歡呼同社酒,出入趁魚舟。不用聞時事,桑陰且飲牛。局厭廛中隱,寬從野外居。人情方密熟,禮數覺生疏。懸榼空浮蟻,陳編撲蠹魚。客來縱談笑,不必問吾廬。
羊腸鮮覆轍,密語多興戎。風波翻齒頰,冰炭羅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