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七弟叔易登科
吾家世儒業,教子惟一經。邇來四十載,父子三成名。
憶昔塵忝初,非才廁群英。臚傳被殊渥,姓氏落寰瀛。
天子親識擢,屢對云龍庭。玉音每褒諭,必及吾親寧。
同朝大明宮,搢紳以為榮。君恩太山重,欲報鴻毛輕。
迂愚得放逐,不復嘆飄零。爾今又登第,相去才九齡。
勤勞酬素志,烜赫振家聲。箕裘端不墜,義方益芬馨。
季弟亦鄉選,來年試春卿。云鴻繼高舉,桂苑同飛鳴。
子壯可起家,予衰欲歸耕。勉哉修遠業,正值時休明。
吾家世儒業,教子惟一經。邇來四十載,父子三成名。
憶昔塵忝初,非才廁群英。臚傳被殊渥,姓氏落寰瀛。
天子親識擢,屢對云龍庭。玉音每褒諭,必及吾親寧。
同朝大明宮,搢紳以為榮。君恩太山重,欲報鴻毛輕。
迂愚得放逐,不復嘆飄零。爾今又登第,相去才九齡。
勤勞酬素志,烜赫振家聲。箕裘端不墜,義方益芬馨。
季弟亦鄉選,來年試春卿。云鴻繼高舉,桂苑同飛鳴。
子壯可起家,予衰欲歸耕。勉哉修遠業,正值時休明。
我家世代以儒為業,教育子女只靠一部經典。近四十年來,父子三人都獲得功名。回憶當初我蒙羞入仕,無才卻置身于眾多賢才之中。傳臚時受到特殊恩寵,姓氏傳遍天下。天子親自賞識提拔,多次在云龍庭應對。皇帝的聲音常常褒獎,必定提及我的親人安寧。和同僚同在大明宮,士大夫們都以此為榮。君恩重如泰山,想要報答卻如鴻毛般輕微。我迂腐愚笨被放逐,不再感嘆漂泊。如今你又科舉登第,距離我登第才九年。你勤勞努力實現了素愿,聲名顯赫振興了家聲。家業傳承不會衰落,家教越發美好。小弟也通過了鄉試,來年將參加禮部考試。你們如云中鴻雁相繼高飛,在科舉考場一同揚名。你正當壯年可以興家立業,我已衰老想要回家耕種。努力修習長遠的學業,正逢這太平盛世。
世儒業:世代從事儒家學問。
一經:一部經典,這里指儒家經典。
邇來:近來。
塵忝:謙辭,指自己才德不稱而任職。
臚傳:科舉時代,殿試后宣讀皇帝詔命唱名。
殊渥:特殊的恩澤。
寰瀛:天下。
識擢:賞識提拔。
玉音:指皇帝的聲音。
褒諭:褒獎、諭告。
搢紳:指士大夫。
鴻毛輕:比喻報答君恩的力量微小。
登第:科舉考中。
素志:平素的志愿。
烜赫:聲名顯赫。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
義方:指家教。
鄉選:鄉試中選。
春卿:指禮部官員,禮部在春季舉行考試。
云鴻:云中的鴻雁,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桂苑:指科舉考場。
此詩應創作于作者弟弟叔易科舉登第之時。作者家族世代以儒為業,重視教育,四十年來父子三人都在科舉中取得功名。作者自己曾蒙君恩,后遭放逐。此時弟弟登第,家族榮耀再添,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家族科舉成功的喜悅和對家族未來的期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圍繞家族科舉成就展開敘述。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科舉對家族的重要性以及家族文化傳承。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渡 一作:度)
樓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須夸爛漫,已輸了春風一半。
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占得春,草滿鶯啼處。 不見生塵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清池過雨涼,暗有清香度。縹緲娉婷絕代歌,翠袖風中舉。 忽斂雙眉去。總是關情處。一段江山一片云,又下陽臺雨。
顧渚吳商絕,蒙山蜀信稀。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初映鉤如線,終銜鏡似鉤。遠澄秋水色,高倚曉河流。
激曲縈飛箭,浮溝泛滿卮。將來山太守,早向習家池。
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先植誠非鳳,來翔定是鸞。
雨合飛危砌,天開卷曉窗。 齊平聯郭柳,帶繞抱城江。
夾岸凝清素,交枝漾淺淪。 味調方薦實,臘近又先春。
疏鑿徒為巧,圓洼自可澄。倒花紛錯秀,鑒月靜涵冰。
噴日舒紅景,通蹊茂綠陰。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巖巉雪中嶠,磊落標方嶠。 勿為枕蒼山,還當礎清廟。
繚繞緣云上,璘玢甃玉聯。高高曾幾折,極目瞰秋鳶。
空門不肯出, 投窗也大癡。 百年鉆故紙, 何日出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