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十首 其一
朝來秋色高,西山有爽氣。
開軒遠相望,自得靜中意。
那知宋玉悲,肯灑楊朱淚。
逍遙天地間,俯仰可無愧。
朝來秋色高,西山有爽氣。
開軒遠相望,自得靜中意。
那知宋玉悲,肯灑楊朱淚。
逍遙天地間,俯仰可無愧。
早晨起來,秋意已濃,西山飄來清爽之氣。打開窗戶遠遠眺望,自然能體會到寧靜中的意趣。哪里會知曉宋玉的悲秋之情,又怎肯像楊朱那樣灑下憂世之淚。在天地間逍遙自在,無論俯視還是仰視都問心無愧。
朝:早晨。
爽氣:清爽的空氣,也指人的豪邁爽朗的氣概,這里指清爽之氣。
軒:窗戶。
宋玉悲:戰國時宋玉作《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等句,后以“宋玉悲”指悲秋之情。
楊朱淚:楊朱見歧路而哭泣,感慨事物復雜多變。這里借指憂世之淚。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俯仰:低頭和抬頭,泛指一舉一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心境平和、遠離塵世紛擾之時。當時詩人或許在一個秋晨,面對西山的景色,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超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逍遙自在、問心無愧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審美情趣。
離索偏懷老狀頭,交情自昔兩綢繆。已推永叔文章妙,更仰王曾德望優。祖道深杯妨共把,云林倦翮有先投。蘭枯莫重經時戚,美實都看晚歲收。
隴頭不待鶴書招,勸駕賓筵禮數饒。芹泮泳游才孔俊,鵬程鶱翥氣彌高。九山霽色浮江渚,十日春風拂柳條。一曲驪駒頻喚酒,離愁楚楚正難消。
玉闕朱樓萬仞端,六龍輦道倚?岏。懸厓翠磴云中轉,壘嶂紅泉樹杪看。海色昽曈三觀曉,秋聲蕭瑟五松寒。天門咫尺君應見,比似人間路更難。
窗燭泠殘夜,聞蛩更聞雨。秋館總多愁,猶勝在羈旅。
二月十日君生朝,連日重霧今日消。梅花含春照池水,眼明見此千瓊瑤。我愿君年等金石,梅花結子調鼎食。年年為君持壽杯,大醉花前華月白。
明日城東看杏花,叮嚀童子蚤將車。路從丹鳳樓前過,酒向金魚館里賒。綠水滿溝生杜若,暖云將雨濕泥沙。絕勝羊傅襄陽道,車騎西風擁鼓笳。
復往真無策,茲行亦漫游。塵埃走劇暑,風雨占新秋。便欲還家去,其誰為汝謀。尚憐蘇季子,虛敝黑貂裘。
水底霞天魚尾赤,春波綠占白鷗汀。越船一葉蘭溪上,載得金華一半青。
承明促入舊仙班,此日膺舟尚許攀。返照只看歸鳥樂,臨風仍羨去鴻閒。夕郎高議傳青瑣,學士清盟向碧山。獨有周南留滯客,懶將秋水照頹顏。
蕭齋茗坐夜初涼,對蕓窗,意彷徨。影事縈懷,恁地費思量。逝水滔滔流不盡,憑斷夢,損肝腸。秋風秋雨際重陽,念崇岡,鎖蒼茫。目極遙天,誰與弄清商。記得當時紅袖舞,簪一朵,菊花黃。
海氣薄宮闕,燕幕傷故都。正如當道蛇,延頸待人屠。一枝難茍安,展轉南飛烏。
誰扳斗柄向東趨,一夜春風萬槁蘇。只憾平生無酒興,空聞林鳥叫提壺。
松風謖謖生夜涼,白露欲濕練衣裳。蒼蒼古苔遍幽石,石根煙筱連疏篁。攜手道人同徙倚,應是禪床定初起。笑指天邊明月光,方寸要當如此耳。
釋褐來成武,初官且自強。位卑松在澗,俸薄葉經霜。雨菌生書案,饑禽啄印床。猶驚寫秋卷,槐砌落花黃。
秋風夜渡仙人石,百尺奇峰掃天碧。我欲捫蘿枕石眠,明月偏醉廣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