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老詢予來歷以詩答之
休問西來意,吾行日向南。
凄凄達磨懴,歷歷善財參。
舊事已不憶,新交寧易談。
維摩本無語,非是學三緘。
休問西來意,吾行日向南。
凄凄達磨懴,歷歷善財參。
舊事已不憶,新交寧易談。
維摩本無語,非是學三緘。
不要問佛法西來的旨意,我每日都朝著南方前行。那凄涼的達摩懺悔之事,歷歷在目的是善財童子的參學。過去的事情已經記不清了,新結識的朋友又怎容易交談。維摩詰本來就默然無語,并非是效仿三緘其口。
西來意:指達摩祖師從西方印度來中國傳法的旨意,即佛法大意。
達磨懴:達摩祖師相關的事跡,達摩是南天竺人,來中國傳法,此處“懴”可能指其修行弘法過程中的種種經歷。
善財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佛教中善財童子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求法修行的故事。
維摩:即維摩詰,是佛教中一位在家菩薩,曾以默然無語來表達不可思議的佛法境界。
三緘:三緘其口,形容說話謹慎,不肯輕易開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專注于佛法修行的狀態,面對他人對佛法的詢問,以詩回應,展現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圍繞佛法修行,以典故傳達佛理,體現了詩人對佛法的獨特見解和修行境界,在表達對佛法的感悟方面有一定特色。
積雨喜新霽,山禽亦好音。白云開曠野,紅日照高林。歉歲地惜寶,惠民天用心。君看大麥熟,顆顆是黃金。
爛漫不爭顏色,花白。也春心。有緣人許摘花去,香嫵。綴衣襟。
木浮以刳舟,金沈乃制?。圣人達簡易,任材動相遭。如何周道沒,舉世無乂髦。孔顏嘆用舍,沮溺亦遁逃。儀秦夸虎視,七雄競咆哮。漢唐代得失,制治難相高。清濁生禍羅,壯士悲賢勞。悠悠觀大運,順化歸吾曹。
秋風海上送秋曹,幾載憐君撫字勞。何必拾遺思漢汲,且看明允重虞皋。白頭慈母新綸檄,玄鬢仙郎舊佩刀。若道爰書非得意,于門他日為誰高。
綠葉丹葩迥自殊,何須琪樹秀三株。清風襲襲生衣袂,一笑相看人姓盧。
聞道青山恥據梧,巾車又到小蓬壺。巖花宿雨紅含態,水鳥新晴綠喚雛。本為登山持蠟屐,更盟觀海泛棠艫。春風兩袖蒲三尺,歸對先生契我無。
清曉登樓望,湖山開幾重。霞生紫泥海,日出金輪峰。服食顏初駐,徉狂道莫容。祗應同慧遠,長聽虎溪鐘。
似剪春云落小軒,莫驚無語又黃昏。西風過后仍留爾,不為炎涼去住門。
院僻和僧靜,門閒與晝長。燕泥朝雨淖,蝶蕊晚風香。野興煎詩思,乾愁繞客腸。青奴如解事,供我莫窗涼。
高城流水去茫茫,邏卒登陴帶雪藏。夜半忽聞同伴語,何如春繭野蠶僵。
金粉漫天曉日暾,韶華馮爾寄殘痕。沾衣不濕風如霰,點案無聲蝶亂翻。身在紅塵心戀樹,朝依綠葉暮歸根。人生聚散雖春夢,覺到拋離更斷魂。
滿目山川賢否異,對床風雨弟兄同。九江莫作淮西看,記得九江元是東。
朱邸殽烝伏兵發,少年使者眥獨裂。建禮門前一腔血,飛作彭湖斗間鐵。義旗十萬橫江起,忽有長虹穿賊壘。一時縛累如縛豕,逝者人耶生者鬼。龍章再錫帝寵稠,猶聞曲突心未酬。不令長孺寢逆謀,漢闕要掛吳王頭。固始祠中柏色古,父老椎牲考鐘鼓。南有孫侯北有許,令人扼腕悲壬午。
拭啼辭戚里,回顧望昭陽。鏡失菱花影,釵除卻月梁。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綠衫承馬汗,紅袖拂秋霜。別曲真多恨,哀弦須更張。
石徑土墻斜。桃李桑麻。紙錢飛處亂啼鴉。祭馀攜酒去,寒食野人家。苑樹憶天涯。遺恨琵琶。銅駝衰草臥龍沙。漢寢唐陵無麥飯,暮雨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