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郊詩
我讀東野詩,因知東野心。窮愁不出門,戚戚較古今。
腸饑復號寒,凍折西床琴。寒苦吟亦苦,天光為沈陰。
退之乃詩豪,法度嚴已森。雄健日千里,光铓長萬尋。
乃獨喜東野,譬猶冠待簪。韓豪如春風,百卉開芳林。
郊窮如秋露,候蟲寒自吟。韓如鏘金石,中作韶濩音。
郊如擊土鼓,淡薄意亦深。學韓如可樂,學郊愁日侵。
因歌遂成謠,聊以為詩箴。
我讀東野詩,因知東野心。窮愁不出門,戚戚較古今。
腸饑復號寒,凍折西床琴。寒苦吟亦苦,天光為沈陰。
退之乃詩豪,法度嚴已森。雄健日千里,光铓長萬尋。
乃獨喜東野,譬猶冠待簪。韓豪如春風,百卉開芳林。
郊窮如秋露,候蟲寒自吟。韓如鏘金石,中作韶濩音。
郊如擊土鼓,淡薄意亦深。學韓如可樂,學郊愁日侵。
因歌遂成謠,聊以為詩箴。
我讀孟郊的詩,從而了解了孟郊的內心。他窮困愁苦足不出戶,憂戚地比較古今之事。腹中饑餓又喊寒冷,寒冷得仿佛把西床的琴都凍折了。生活寒苦吟詩也苦,連天空都為之陰沉。韓愈是詩壇豪杰,詩歌法度嚴謹森嚴。他的詩雄健如日行千里,光芒銳利長達萬尋。他卻唯獨喜愛孟郊,就好像帽子等待發簪。韓愈的詩如春風,讓百卉在芳林中開放。孟郊的詩如秋露,寒秋的蟲子獨自哀吟。韓愈的詩如金石相擊,發出韶濩般的美妙聲音。孟郊的詩如敲擊土鼓,雖然淡薄但意味深長。學習韓愈的詩能讓人快樂,學習孟郊的詩憂愁會日漸侵擾。于是我把這些感受寫成歌謠,姑且作為寫詩的箴言。
東野:孟郊,字東野。
戚戚:憂愁的樣子。
铓:同“芒”,光芒。
簪:發簪,古人用來固定帽子。
韶濩:相傳為舜和商湯時的樂名,后泛指高雅的古樂。
箴:一種用以規誡的文體。
此詩創作于宋代,當時詩壇對前代詩人風格多有探討。作者讀孟郊詩后,有感于孟郊與韓愈詩風差異,結合當時學詩風氣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詩歌風格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是評價孟郊和韓愈詩風。它以形象比喻對比兩人詩風特點,指出學詩方向,在詩評史上有一定價值,為后人理解唐宋詩風演變提供參考。
蚤歲慕探歷,浪跡游江湘。朝溯洞庭波,夜發漢水陽。漢水日東逝,鴻雁多南翔。感此惜馀景,駕言返故鄉。徙倚桂枝晚,夷猶春草芳。開林發幽峭,陟巘披遐荒。寒蕪被廣隰,陽葩耀崇岡。市隱豈云易,巖棲聊徜徉。赤松與王喬,末路期相將。
少年看花日千遭,黃金買笑俠氣豪。盞斟西涼綠蒲萄,燕歌趙舞紛綺羅。插花上馬玉顏酡,鞭馬如風花底過。九天閶闔手可摩,揚眉不怕金吾訶。杜鵑一聲啼山阿,門掩綠苔愁秦娥。春樹紅顏能幾何,萬里封侯成蹉跎。河南布衣正婆娑,卻笑因風想玉珂。未肯巖前捫翠蘿,商丘不唱采芝歌。獨深于易如鄒軻,紫陽真人聲相和。蓮蕩歸來揚其波,我傍梅花讀遺書,不知紛紛坐久落花多。
軒野龍催馭,堯宮鶴厭寒。草平天一色,風暖燕雙高。羽毛丹穴種,頭角玉麟兒。積高人上雍,昭配禮從周。花寒陰鶴警,霜草腐螢疏。露夕梨津飽,霜天蟹甲肥。青牛恃力狂挨樹。冰萼瓊華次第開。
未問黃花開未開,主人新釀滿云罍。憑軒語笑秋容淡,已覺寒香細細來。
城外光陰日易斜,城中車馬足風沙。此時極目登臨意,舊有云山幾片遮。
蕭然山下樹,多是白楊梅。復有紫莼好,湘湖葉葉開。水邊玄度宅,花外越王臺。幾夕錢清月,流君秋思來。
與山夙有緣,因病轉無欲。僧齋聊臥起,散發何須束。偶采芙蓉花,悠然出林谷。秋風湖上亭,蘼蕪飛屬玉。
橫石圓峰豈偶然,上懸雙瀑下澄淵。我來不為橋難過,待了區中未盡緣。
暮景蕭森欲換年,宦情羈思兩悠然。流光半逐紅塵去,竊食能無愧俸錢。
高堂朝夕奉姑嫜,冬里溫湯夏扇涼。不是西山春日薄,只拋孤妾亦何妨。
風露滿中庭,斜河度小星。桐柯疏玉井,槐葉護銀屏。報主一心赤,逢人雙眼青。浮生何事業,天地愧流萍。
幸際文明世,誰甘畎畝民。再來趨北闕,九月赴南閩。紅樹吳門郭,青簾海上津。有才當撫字,卓魯亦何人。
云散山醒酒,林開鳥入詩。萬花春上最高枝。風下自矜持。浮碧知逢水,流香欲解衣。艷陽每日赴晨期。似不識時宜。
風蓬去未已,煙蔓復牽情。分鴻下林影,別鶴上琴聲。征艫惜潮便,祖酌畏尊傾。離亭有青草,空識合歡名。
臨流照影影依稀,大士當頭徹悟機。要識前身雙樹下,與誰朝出夜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