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鵝湖留贈昌長老二首 其一
云山深處到鵝湖,萬木森森一徑紆。
日落風髙鐘倍響,煙寒林暝鳥相呼。
宗風振起人能繼,祖道流傳德不孤。
須信山林真隱地,紛紛朝市更何如。
云山深處到鵝湖,萬木森森一徑紆。
日落風髙鐘倍響,煙寒林暝鳥相呼。
宗風振起人能繼,祖道流傳德不孤。
須信山林真隱地,紛紛朝市更何如。
在云山深處來到鵝湖,眾多樹木茂密,一條小徑曲折蜿蜒。日落時分風高,鐘聲格外響亮,煙霧寒冷、樹林昏暗,鳥兒相互呼喚。宗派的風尚得以振興,有人能夠繼承,祖師的道法流傳,道德不會孤單。要相信山林真是隱居之地,那紛紛擾擾的朝廷和集市又如何比得上呢。
紆:曲折。
暝:昏暗。
宗風:宗派的風尚。
祖道:祖師的道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來到鵝湖,被這里的寧靜和禪意所感染,看到寺廟宗派傳承有序,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鵝湖山林是隱居佳地,突出其清幽寧靜的特點。以景襯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禪意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翠屏香斷。夢繞瀟湘岸。舊曲不禁愁汗漫。分付秦箏斜雁。吳箋賦恨難成。丹青惱殺蘇卿。一片碧梧蒼石,誰教寫出秋聲。
涼風升寒節,切切充重幃。堅冰戒時至,鴻雁明其幾。春滋凈不處,秋隼方高飛。鑒物沈幽志,誰能不懷歸。素月臨丘榛,灼灼澄圓暉。圓暉豈不愛,零露沾我衣。遲我同懷子,濡滯尚安之。呼琴為子鳴,調苦使心違。不恨歲載徂,但恨知音稀。盈縮本恒理,傷哉生別離。
高才晚歲終難進,勇退當年正急流。不獨二疏為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
久作東山客,山空少四鄰。汲泉從老圃,隔嶺見行人。虎豹應須遠,雞豚亦自馴。幽棲猶未穩,更訪武陵春。
舟入天涯望曉晴,遙瞻王氣在金陵。九天日月開洪武,萬國山河屬大明。文武復興龍虎地,衣冠重整鳳凰城。鶯花似錦春如畫,處處笙歌樂太平。
蕊珠宮里小仙娃,暫別椒房抑翠華。底事塵緣猶未斷,謫來人世作名花。
丞相墳前雙闕摧,泉聲隱隱柏崔嵬。金牛已向秦中去,銅馬空傳渭上來。叢竹雨留銀燭淚,落花風飏楮錢灰。百年華表塵千劫,聞道曾孫始一回。
夜發白沙驛,亭午至冰口。中流郁風霧,密雨蔽原皂。冥濛蛟龍過,隱轔怒雷吼。傾歌臥帆席,馮翼惑前后。畏途生頃刻,顛倒亂足手。倉皇投山館,喜懼劇紛糾。攝身整衣整,沾濕及肩肘。平生歷道路,艱險頗曾受。未能外形骸,豈敢輕衰朽。捐軀匪成仁,垂堂不宜狃。總轡登前嶺,煙云尚昏黝。經阻有妨虞,姬文亦奔走。
當日仙槎九曲乘,奇峰五百恣攀登。此行苦為虛名累,一宿煙霞也不能。
折腰五斗信非天,薦禰徒勞一鶚書。淵底縱鱗誇水泳,林間宿鳥樂巢居。心隨俯仰緣無慊,身任行藏自有馀。試問通衢何處是,圣門無限指南車。
憑楓柑,菊殘蓉亂,匆匆已是秋暮。曾借小艇明湖泛,消受半山紅樹。今欲去。指浩杳煙波,隱約吾歸路。歸期已誤。奈又是思親,又是別友,此境難延貯。蕭條矣,老柳難攀客住。云廬天末回顧。相逢且訂三年約,莫把西風虛度。新詞譜,算無限情懷,并作琵琶語。君須記取。須記取云間,雙鴻鍛羽,羈泊鶴樓諸。
陳車遵城闉,振策導廣路。仰盻孤云征,俯見流波溯。感念平生歡,豈以杯酒故。群居不自覺,相失增怨慕。川河引舟楫,陵陸曠煙霧。重覯難可尋,努力敷襟素。
曾看月下掛疏影,更憐雪后折橫枝。逋仙此詩真是畫,王生非畫卻成詩。
無為無作。認著無為還是縛。照用同時。電卷星流已太遲。非心非佛。喚作非心猶是佛。人境俱空。萬象森羅一境中。
成均釋奠集文儒,天語從容命大夫。樂具五和新制作,禮嚴三獻舊規模。頒香使者朱衣出,執事諸生玉佩趨。圣治永隆文運泰,奎聯璧合正連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