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軒夜坐
苒苒流年催白頭,此生那向此淹留。
天髙露下物華肅,月澹風清僧宇幽。
河底光芒螢照水,草間悲怨蚓吟秋。
夜涼人閑家千里,別是羈臣一段愁。
苒苒流年催白頭,此生那向此淹留。
天髙露下物華肅,月澹風清僧宇幽。
河底光芒螢照水,草間悲怨蚓吟秋。
夜涼人閑家千里,別是羈臣一段愁。
時光匆匆流逝催著人長出白發,這一生怎會在此長久停留。天空高遠寒露落下,萬物凋零,月色清淡、微風清爽,僧院清幽。河底螢光閃爍好似光芒映照水面,草叢里蚯蚓悲吟充滿秋的哀怨。夜涼人靜而家鄉遠在千里之外,這別是羈旅之臣的一段哀愁。
苒苒:形容時間漸漸流逝。
淹留:長期停留。
物華肅:指萬物凋零。
澹:清淡。
僧宇:僧院。
羈臣:羈旅之臣,漂泊在外的臣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羈旅漂泊狀態,在秋夜獨坐東軒,面對秋景,感慨時光流逝、思鄉情切,從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抒發羈旅愁緒和時光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兩峰高拱月團團,蕩漾金波弄急湍。未許東甌催劍戟,更依嚴漱倒杯樽。情鐘故里舟難解,威制倭夷膽合寒。山色空濛花氣滿,送君知上幾重灘。
卻憶東城會,輕雷過酒家。云垂千戶雨,傘放一街花。芳意藏秋水,冰頤拄筍芽。春心自多變,轉眼又飛霞。
啼鳥怨春歸,一聲聲切。蓂莢初生兩三葉。征鞍何處,撩亂楊花如雪。鵲聲頭上,喜來時節。香篆半銷,壽波重酌。玉帶金魚坐中客。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試從今后,數蟠桃結。
書堂高構歲寒巔,水秀山明隔市廛。兩岸柳風吹道骨,一溪梧月浸心天。
昨日風煙接混茫,今朝紫翠插青蒼。此心元自通天地,可笑靈宮枉炷香。
塞上猶傳八駿名,帝丘今望赤霄平。千峰云起旌旗影,萬木風多劍槊聲。玉殿香煙浮俎豆,瑤墀星斗燦冠纓。雍歌聽徹人歸盡,獨立春宵百感生。
桂樹當軒好,蕭然遠市囂。虬枝凝宿露,蟬魄轉良宵。翠葉團團密,清香陣陣□。□□堪佚老,不用小山招。
行卷初開喜欲狂,看來字字挾風霜。那從帝子鳴鑾玉,且學書生看屋梁。憶舊明珰投漢渚,憐才清夢繞吳閶。知君豈少南州譽,誤信王生齒舌香。
我來謝雨到名山,記得重來半歲間。卻笑乖龍太多事,不如科斗得長閑。
家貧謀食計元疏,日日妻孥作白魚。養志已成高尚士,娛親更著外家書。白頭多事惟調藥,青歲無才枉斷裾。漢代孫嵩吾得似,康寧有母百齡馀。
篋中辟寒金,制成釵,故試郎君懷。
誰遣仙凡有久要,每懷河漢恨迢迢。玉虛天帝應相諒,莫惜乘鸞下絳霄。
憶昔垂髫里闬間,披云常睹一峰巑。青衫白發經憂患,珥筆含香最歲寒。夢寐依稀留北省,家山迤邐近長安。下車已接櫻桃會,走馬西歸趁一盤。憧憧大道兩京來,千騎東方最上才。豈有甘棠存故國,空馀河水繞行臺。松筠寂寂徵君宅,簫鼓匆匆過客杯。九陌風塵歸未得,不知青眼為誰開。
陳子古遺直,煢然好直諫。一朝觸天顏,擯棄鄰儋萬。待罪只閉門,撫卷日垂幔。飽讀合浦書,如何惠州飯。日暮棲黿鼉,春深憶鴻雁。圣朝訪逐臣,前席溫眷盼。好寫窮荒徑,歸赴承明旦。
長林帶朝夕,孤嶺枕江村。疏松含白水,密筱滿平原。荒墳改凍葉,低壟變年根。西光長槚落,促爾膝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