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十首 其三
渺渺春江穩,融融午睡腴。
夢回雙櫓急,望極片帆孤。
皺水風還逆,維舟日欲晡。
云中有行鴈,苒苒下平蕪。
渺渺春江穩,融融午睡腴。
夢回雙櫓急,望極片帆孤。
皺水風還逆,維舟日欲晡。
云中有行鴈,苒苒下平蕪。
春天的江水廣闊渺遠,水面平靜,我在暖融融的氛圍中愜意地午睡。從夢中醒來,只聽見雙櫓劃水聲急促,極目遠望,江面上一片孤帆。風兒逆風刮起,吹皺了江水,我把船系好時太陽已快落山。云中有飛行的大雁,緩緩地飛向平坦的草地。
渺渺:形容水勢遼遠。
融融:和暖的樣子。腴:這里指睡得很舒服。
櫓:船槳。
皺水:被風吹起波紋的水面。
維舟:系船。晡:傍晚。
苒苒:緩慢移動的樣子。平蕪:平坦的草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春江之景推測應是春季江行時所作。詩人在江上航行,沿途欣賞風景,將自身感受融入詩中。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江行途中的所見所感,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悠遠。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感悟,在文學上體現了宋詩寫景抒情的特色。
石底明皆見,清波淡不流。幾年烏府客,一葉楚江舟。求富知為妄,存心得自由。所欣安履順,未必嘆淹留。
老懷多感不能禁,當得春來日日陰。酒為破除聊縱飲,詩因牽帥強搜尋。屋茅直透三重濕,溪水平添數尺深。白發懶梳巾懶戴,尋花問柳更何心。
明月窺人隔絳綃,楚云湘水兩迢迢。含情欲奏冰弦冷,腸斷西風憶玉簫。
天子聰明古帝王,百年日月要重光。文山老子憂思遠,獨上中庸第一章。
江南渡頭浣紗女,年年舟上織白苧。織成還自漂江沙,女手纖纖白于布。水邊時有釣漁人,何異淮陰漂輕絮。一飯能識韓將軍,不負平生名漂母。州西寒士衣百結,太守憐渠心甚切。為作絺衣倒接籬,炎官火傘方張設。恨無青絲白玉鞭,醉騎白馬踏江月。誰知南國任公子,留待深冬禦霜雪。
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春。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莊上梧桐結實時,翩翩丹穴鳳來儀。一天精彩昭文瑞,八表風聲仰世奇。神物沖霄舒健翮,虞庭葉律際佳期。病夫目極陽關下,敬遣豚兒餞一卮。
小齋人靜后,獨坐夜迢迢。林外砧方急,燈前酒欲消。砌蛩悲露切,嶺雁阻天遙。空抱煙霞癖,無能遠市朝。
昔聞讀書泮池上,一室臨池頗虛曠。室邊面面種梅花,惟愛寒香來紙帳。有時雪后天復晴,皎皎夜月當軒楹。梅花雪月共一色,室中湛若冰壺清。欣然把書映雪讀,雪光照書同秉燭。況茲素月復流輝,四壁熒熒如削玉。一從錢塘徙畿甸,擢科入侍金鑾殿。時看雪月宛猶昨,只有梅花苦難見。當時此室名雪窩,別后相思魂夢多。月華雪色諒依舊,南枝消息今如何。已知襟懷尚清景,雪消月落空梅影。有待枝頭結實成,試作和羹為調鼎。
避寇人民半入城,淮流嗚咽亦含情。捐金募士擒生合,仗劍臨戎殺氣橫。天上風云應是陣,山陽草木轉皆兵。兩河從此無烽火,何必燕然始勒名。
菼屋高吟興浩然,六書精究到旁偏。橫門溪水流嗚咽,不見當年問字船。
梁崔灼灼唱桃花,兆自千秋秦晉家。弘若長風原有志,毅如碧水本無瑕。牽緣滄海情方好,手撫平山韻愈華。同道唯矜真善美,心隨瑞雨夢蒹葭。
頻落頻開怕暮春,芳心只似向羈人。東流片片傷春曲,怨入空山客里身。
曲徑捫蘿上,誰嫌步屧遲。空山猶太古,小洞立多時。舊竹青仍在,新莎綠更滋。談公老好事,鐫石記唐詩。
捲衣更上前巖去,別有云山千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