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登小閣有感呈子美提舉奉議 其二
遶舍松林寒不枯,煙霞深處見澄湖。
縈青繚白知誰賞,把酒裁詩可自娛。
剡曲幸非千里遠,同云又復一冬無。
會當半夜溪山白,乘興真為訪戴圖。
遶舍松林寒不枯,煙霞深處見澄湖。
縈青繚白知誰賞,把酒裁詩可自娛。
剡曲幸非千里遠,同云又復一冬無。
會當半夜溪山白,乘興真為訪戴圖。
環繞房舍的松樹在寒冬也不枯萎,在煙霞深處能看見清澈的湖泊。青山白水相互縈繞,不知有誰來欣賞,我拿著酒杯、作詩,以此自娛自樂。幸好這里離剡溪不像王子猷訪戴逵那樣有千里之遠,而且整個冬天都沒有陰云。等到半夜溪山被白雪覆蓋,我也要像王子猷一樣乘興去訪戴逵,留下一幅乘興訪友圖。
遶(rào):同“繞”。
縈青繚白:青山白水相互縈繞。
剡曲:指剡溪,在今浙江嵊州,王子猷曾雪夜乘舟訪戴逵。
同云:陰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冬日登上小閣,看到周圍的自然美景,聯想到古人的雅事,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有心情欣賞自然、享受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冬日自然美景的欣賞和閑適自在的生活態度。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運用典故,增添了詩的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學素養。
埋堄晴曦散曙鴉,獨攜書劍出京華。
殷勤歧路一杯酒,汗漫江湖八月槎。
遠水煙光連白雁,故園秋色醉黃花。
送君未得從君去,迢遞云山入望賒。
暖香縈夢春將曉。小院靜、曲房深窈。
翠幕一重重,哪有東風到。
半醒半睡聞啼鳥。似報我、海棠開了。
檢點夢如何,約略春多少。
玉骨冰姿,天然清楚,雪里曾看。
物外幽人,細窺天巧,收入毫端。
一枝影落云箋。便似覺、清風夜寒。
試向松窗,等閑一展,俗慮都捐。
老來方欲臥林泉,一躡紅塵只自憐。已與山靈有成說,秋風歸騎急加鞭。
清虛絕跡竟何為,自笑平生頗好之。正路儻非君得似,冥行未免用多歧。
芰佩荷衣稱意裁,思尋禹穴訪蓬萊。
圣明已擬除文網,流俗相推作黨魁。
眾論紛紛殊未定,諸公袞袞故非才。
謝安肯為蒼生出,談笑猶能卻敵來。
世情濃極處,偏喜絕無聞。
徹骨貧應爾,謀身事豈群。
蒼松寒嘯雪,孤鶴健淩云。
敗葉經風雨,蕭蕭落正紛。
嵯峨峭壁有高臺,太乙誰將混沌開。見說遠公曾說法,空中紛墮雨花來。
問道山僧誰是主,山僧指點空中取。空中無相亦無色,龍過山頭行暮雨。
是處青山能作主,年來無住亦無取。瓊漿一掬正泠泠,翻手為云覆手雨。
趺坐凌空并鳥宿,雷聲隱隱來東麓。須臾雨散銀河凈,月滿巖頭云滿屋。
遠塞來賓伴不孤,半生粒食寄江湖。雖然矰繳頻年少,未可巡更少雁奴。
仙信遙傳入綵樓,橋成天女渡河流。不緣報喜人爭聽,金印嘗將拜列侯。
云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
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鉅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元來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
高齋秋色凈,斗酒不成醺。
窗墮長安葉,林殘碣石云。
山蟬參客語,海鶴在人群。
何事顏光祿,勞勞詠五君。
吾愛許夫子,傳家守一經。
虛心師綠竹,健翮振蒼冥。
車笠盟如水,干戈鬢欲星。
故鄉尚烽火,何忍向南溟。
門外春流碧一灣,
棲真會此掩雙關。
十年悔插紅塵腳,
安得身騎白鶴還。
靈劍刃輝在匣中,
清光所照侵虛空。
密通消息不傳句,
天上人間功不同。
又驚回花魂。看繩河搖漾,幾點殘星。還聽寒鴉啼曉,角聲譙門。
嬋娟思,長依君。斗舞裙、歸來王孫。奈容易新歡,迷茫舊約,臺榭黯凝塵。
春蕪老,催斜曛。記故人此去,揮手離尊。無限英雄血淚,寶刀宵鳴。
鸞鳳翮,凌空冥。懺再生、消磨愁根。但莽莽中原,遙山萬重余夢痕。
雪馀稅馬立孱顏,
望盡南垂北際山。
一段黃云凝不散,
胡人說是瓦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