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四首 其三
片帆隨鳥翼,離恨滿江鄉。
風細云衣薄,日斜波影光。
牧童寒哨笛,漁艇靜鳴榔。
景物正清絕,桑榆還夕陽。
片帆隨鳥翼,離恨滿江鄉。
風細云衣薄,日斜波影光。
牧童寒哨笛,漁艇靜鳴榔。
景物正清絕,桑榆還夕陽。
孤帆如鳥翼般隨波飄蕩,離別的愁緒彌漫在江鄉。微風輕拂,云朵像薄衣一樣輕柔;夕陽西斜,波光粼粼閃耀光芒。寒冷中牧童吹響了短笛,漁艇上漁人安靜地敲擊著船舷。眼前景色清幽至極,夕陽正掛在桑榆之上。
片帆:孤帆。
江鄉:多江河的地方。
云衣:像衣服一樣的云。
鳴榔:漁人捕魚時用長木敲擊船舷發出聲音,使魚驚入網。
清絕:清幽至極。
桑榆: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江邊送別友人后,看到江上景色,觸景生情,借景抒發自己的離恨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襯離恨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借景抒情的寫作技巧。
日遲風細午陰微,柳外青驄去若飛。過得水村聞笑語,幾家扶得醉人歸。
青山笑我,百日催人,年來書劍飄零。曾幾何時,此間又作長行。長安莫問倦旅,似隨風、春絮秋萍。征塵滿,又連朝風雨,阻住歸程。客路嘶殘羸馬,任黃沙瘞恨,碧草無情。惟有平林,遙天一抺青青。盼他雨馀漸霽,喜林稍、清脆蟬聲。行暮矣,有炊煙、一縷遠迎。
萬山橫出波面浮,山前舟楫凌飛鷗。遙看塔廟帶殘日,蓬萊方丈金鰲頭。
何處非華表,凄涼舊姓丁。亦知歸計好,無奈故巢腥。早閉鳴皋口,仍殘帶箭翎。十年共飄泊,猶自忍伶俜。
江南三月芳菲菲,雜花生樹鶯亂飛。美人一去幾斜暉,城郭空在人民非。山河滿目草離離,留得歌聲落翠微,猶自叮嚀緩緩歸。
市朝車馬列云從,君有危樓出半空。但覺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轉空籠。花開花落關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互出新詩殊未艾,長城尚許短兵攻。
夢散高唐夜正遙,楚天何處不無憀。秋風似會荊王意,露渚煙汀養細腰。
兒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來書不寄。閑庭獨立鳥關關,爭忍拋奴深院里。悶向綠紗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今年卻憶去年春,同在木蘭花下醉。
午窗獨倚南薰暢,一編悄度殘晝。猛憶前番,短燭清言,明月夜深時候。恰待長相守,更魂銷,別離還又。分攜后,江云渭樹,何時尊酒。怕重問,三載京華,檐雨篝燈,盈盈冷淚殷袖。況是如今,島瘦郊寒,風趣也非依舊。塵夢今無有,問天涯、故人知否。空翹首、一痕落日,數行煙柳。
夙予抱微尚,漫仕遂浮沈。決去不復疑,甘以投華簪。春天動使星,空谷發跫音。倉忙遣就道,載筆歸詞林。弱質幸未朽,茂恩一何深。義當不俟駕,事乃違初心。揖與親友別,長眺故山岑。臨觴不能御,朗詠巖中吟。
欲識吾君圣與仁,澤流寰海眾熙春。兩淮饑饉方移粟,六轡馳驅不憚勤。
炙背軒楹日轉時,博山爐頂駐游絲。先生妙與此心契,憑仗清香一解頤。
好雨救焚如,喜極忘美睡。徘徊濕階上,俯仰回物態。慘慘就枯葉,已分死憔悴。感茲一溉恩,翻冱經天淚。
當年鞍馬踐文場,客舍齏鹽話故鄉。不謂休休歸亦早,未應栩栩夢猶狂。輞川花木歲時好,蓮社交游氣味長。便合從君就閒去,藜羹麥飯自充腸。
正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紅。榮枯元有數,不必怨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