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讀書有感
渺渺波濤淅淅風,此身忽在大江東。
浮家泛宅云煙里,思古傷今圖史中。
盜賊從來能伺釁,治安自昔戒除戎。
我今惟愿兵戈息,歸作梁谿老釣翁。
渺渺波濤淅淅風,此身忽在大江東。
浮家泛宅云煙里,思古傷今圖史中。
盜賊從來能伺釁,治安自昔戒除戎。
我今惟愿兵戈息,歸作梁谿老釣翁。
江面上波濤浩渺,淅淅的風聲不斷,我忽然置身于大江的東邊。像浮萍一樣在云煙里漂泊生活,在史書典籍中追思古人、感傷時事。盜賊向來能趁機作亂,自古以來國家安定就要防備戰爭。我如今只希望戰爭平息,回去做梁谿的老釣翁。
渺渺:形容水面遼闊。
淅淅:象聲詞,形容風聲。
浮家泛宅:指以船為家,漂泊生活。
伺釁:趁機作亂。
戒:防備。
戎:戰爭。
梁谿:水名,在今江蘇無錫。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表達的對盜賊和戰爭的憂慮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詩人乘船漂泊,在讀書思考中感慨時事,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局勢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古今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臘酒初封半坼泥,惜春連日醉芳溪。鶯林歌斷停杯待,花陣香來滿袖攜。榻遍彩箋多詠蜀,調成錦瑟肯干齊。南游暫借江山助,未必青冥羽翼低。
同是年年客異鄉,傷心聚散竟無常。好鄰在昔經三載,托跡于今各一方。回想前塵因渺渺,相期后會總茫茫。此情欲達憑何處,尺楮題詩付雁行。
邑宰張筵臨澗壑,省郎并馬入煙霞。慚予一著登山屐,愛爾雙停上斗槎。石磴坐來秋蘚漬,金宮禮罷夕陽斜。冠裳暫喜同香岫,燈火先愁散遠沙。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今夜吐艷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漁人收筒及未曉,船過惟有菰蒲聲。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見空茫然。
青冥吾獨后,白發每能先。世豈高人慢,天惟醉者全。歌吟偏海月,漁釣自江煙。骨相今如此,棲棲敢受憐。
金銀兩山蔚參差,我昔西游曾見之。石臺照耀落日紫,下映流水光離離。干戈蒼茫隔煙霧,清秋送子山中去。淪落同悲雁塔人,登臨更賦龍門句。水北山人須鬢蒼,十年寄書不得將。君去相尋定相得,卻望兩山心惻惻。
月來花底弄清光,半上窗紗半短墻。宴坐瑤臺春夜永,看來端的勝花香。
飄浮瑞雪灑長空,混合乾坤萬象同。殿閣嶙峋如疊玉,凌晨人步廣寒宮。
江頭折楊柳,一枝贈一人。去年枝欲盡,今年枝又新。折柳莫折短,短條容易斷。如何離別情,苦被春風管。折柳當折長,長條為馬鞭。上林春色好,相約鳳池邊。
華屋山丘事已非,先朝遺老近來稀。徒令過客題新冢,猶有行人款舊扉。衰柳謾馀陶令宅,荒苔空沒子陵磯。故園朋好凋零盡,暮雨寒云吊鶴飛。
鹽絮遙憐春雪輕,又欹孤枕到平明。那堪除歲煙花夜,不盡抽思展轉情。草草隙駒時易失,紛紛衣狗事難成。中年自笑綺懷在,最憶溫黁軟語聲。
朝論方知子,哀哉疾不瘳。歌聞湘浦些,魂返岱宗游。文雅承三世,淵源見九流。音容如可接,圖像在瀛洲。跡忝詞場舊,官俱瀛府仙。過從常永日,推予更忘年。素業期三友,幽途隔九泉。春明書史富,貴與弟兄賢。
千里云遙望已終,閑來愁坐漫書空。他鄉涕淚黃花里,故國松楸白露中。古堞月明烏怨夜,虛堂人靜木吟風。秋深暗抱皋魚泣,天地茫茫恨未窮。
軒居幽僻斷塵紛,不種秾華種此君。晴翠拂檐秋瑟瑟,綠陰垂地畫氳氳。滿庭碎玉人空掃,半畝清風鶴共分。讀罷武公淇澳句,不知簾外已斜曛。
軒騎并從金剎駐,弦歌遙向碧山聞。巢邊鸛鶴窺游客,行處漁樵識使君。絕壁松杉含晚照,緣巖樓閣綴秋云。賓朋萬里過逢地,惆悵風前落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