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
都城三月春暮時,通津兩岸楊花飛。
送君結束適南楚,使我嘆息生長悲。
男兒功名致須早,夫子聲譽久已馳。
文章黼黻雖自許,時運齟齬將安施。
霜蹄暫蹶未為失,云翮髙舉終非遲。
人生且求適意處,天命會有不否期。
瀟湘千里渺煙浪,浮家早逐秋鴻歸。
娥英事實素難考,來時為讀黃陵碑。
都城三月春暮時,通津兩岸楊花飛。
送君結束適南楚,使我嘆息生長悲。
男兒功名致須早,夫子聲譽久已馳。
文章黼黻雖自許,時運齟齬將安施。
霜蹄暫蹶未為失,云翮髙舉終非遲。
人生且求適意處,天命會有不否期。
瀟湘千里渺煙浪,浮家早逐秋鴻歸。
娥英事實素難考,來時為讀黃陵碑。
都城三月春末之時,渡口兩岸楊花紛飛。送你整裝前往南楚,讓我嘆息心生悲傷。男兒獲取功名應該趁早,你聲譽早已遠揚。雖自認為文章華美,但時運不順又能如何施展。良馬暫時失足不算失敗,鴻鵠高飛終不會晚。人生應追求快意之處,天命總會有好轉之時。瀟湘千里煙波浩渺,你可盡早帶著家眷像秋鴻一樣歸來。娥皇女英的事跡向來難以考證,你去時可讀讀黃陵碑。
下第:科舉考試未被錄取。
衡湘:今湖南衡山、湘水一帶。
通津:渡口。
結束:整理行裝。
適:往,到。
黼黻(fǔ fú):本指禮服上的花紋,這里形容文章華美。
齟齬(jǔ yǔ):上下牙齒不相對應,比喻不順利。
霜蹄:駿馬。
云翮(hé):指鳥的翅膀,這里比喻人的志向。
否(pǐ):壞運。
浮家:帶著家眷漂泊。
娥英:娥皇、女英,傳說為堯的兩個女兒,舜的妻子。
黃陵碑:在湖南湘陰縣北黃陵廟,相傳是為紀念娥皇、女英而建。
此詩應創作于科舉放榜之后,友人科舉未中。當時社會以科舉為文人重要的進身之階,友人落第心情必然低落,詩人在都城為其送行前往衡湘,寫下此詩安慰鼓勵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落第友人,安慰其不要因一時挫折而消沉。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惜別又有勸勉。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人送別友人時的深情厚誼和積極向上的態度。
不信辛狐海內空,皇宬誰及闕文中。無多國士皆吞炭,何限童矇正奏公。哀莫大于心不死,劫余每似血猶紅。尤須此日加餐飯,好向百年期化功。
向晚頗閒暇,游目疏林側。東山月出早,映彼西霞色。群鳥縱橫飛,歸心千里直。我則異于是,隨處可棲息。
受名從大行,復土自因山。秋草龍髯墮,宮煙淚竹斑。不知汲水遠,猶與化人還。寂寞崦嵫日,空瞻咫尺顏。謳歌前授啟,桑谷遂興商。恭己朝無事,優賢禮亦莊。那驚同軌至,方奏萬年觴。西望歸云白,悠悠指帝鄉。
白羽登壇意氣豪,偏從寒谷戀綈袍。三年天姥迷清夢,十日江郎醉濁醪。紫電蒼龍明說劍,朱霞白鶴麗揮毫。煩君一棹相攜去,并賦錢塘八月濤。
十載燕京做客鬼,今宵入我夢中歡。孤兒總髻頭角秀,老母痛如心上剜。郊外點香人共送,墓門啟柩眾同看。親朋哭汝靈車罷,各贈青錢紙數竿。
水學青龍左右盤,玉流雙瀉碧光寒。蘭昆并占空山月,分掣虹霓作釣竿。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嘗遭國大祲,夾輔猶腋肘。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妖盜起潢池,跳梁裒林棷。白晝燒通衢,戎馬相踐蹂。屋化飛塵灰,莽莽草木茂。往年大姓家,存者無八九。兵興歲無虛,穡事廢南畝。紛馳赤白囊,烈勛徑何有。上貽國之憂,軫念夜達晝。簡師行天誅,岌岌不敢后。秦中出精甲,長道屈群丑。言言七十城,易若摧瓦缶。大野熄烽煙,多士釋介胄。兩河關梁通,中原絕紛糾。行者如蟻旋,居者如輻湊。濟南李徵君,累年文獻舊。躬耕食其力,園田如錯繡。自經喪亂來,避地東西走。草食面削瓜,布絮體盈垢。先師有遺文,一一付君手。萬死逃一生,收藏免脫漏。吾嘗觀其書,篇章燦瓊玖。讀之京華館,霜月動虛牖。尋將刻棗梓,上儷鐘鼎壽。古稱賢弟子,君乎實無負。始予未相識,聞譽則已久。昨枉過山齋,衡扉竹外候。吐飯欣接之,笑語忘辰酉。論議悉超絕,白日云霧剖。讀書不窺園,焚膏在研究。巢由尚羊裘,祿仕不掛口。譬之天馬駒,不肯戀棧豆。裹糧出都門,歸期迫夏首。春容耀桃李,川色潤栲杻。太行入青云,千峰淡如帚。黃河浪卷天,風雨怒蛟吼。路經百戰場,青苔白骨朽。抵家拜邱墳,狐貍上荒阜。俯仰成古今,野哭雜山溜。莫傷門祚衰,晚節當大就。立言紹前修,蚤夜獵文囿。為國植英才,民俗盡歸厚。我家漢水上,昔別齒尚幼。艱危十馀年,骨肉知在否。君歸我何如,涕泗滿衣袖。執手河之干,臨風一觴酒。人生會合難,豈不懷親友。相期保令名,良時不可久。
為別未一日,思君如三秋。解后孤城中,握手復少留。士方未遇時,鮮不困宦游。君獨芻豢色,胸次回萬牛。自愧得之淺,誤欲代君憂。白璧識者稀,駑馬市者稠。莫作分外慮,輕重終不侔。諸公競推轂,失士固所羞。
昔游玉泉寺,系馬松樹林。獨坐大石上,浩歌梁父吟。老衲林下來,示我三古印。連環絡螭鈕,篆畫蝕蒼暈。將軍勇無敵,勁氣橫九州。志在復漢鼎,豈事身封侯。昭烈勢孤危,恃侯作堅壘。威振曹家兒,膽落中夜起。浮云幾變滅,瑑刻良可摹。令人千載下,拂拭空嗟吁。
妾本漢宮女,少小冠椒房。被服紈與綺,明珠垂衣裳。頭上金爵釵,木難珊瑚妝。盛年處深殿,容色天下揚。豈不膠與漆,謠諑多紛章。羽翼臨當乖,恩寵安可常。東鄰蕩子婦,泥沙委路旁。中心指秋日,永言厲冰霜。
罷酒出前楹,霜寒著面輕。林腰煙帛束,天角火鋒生。臥木橋通野,疏罾水隔城。寬袍曳筇竹,俱老愧宵征。
舉眼望龕赭,潮頭如雪白。搔頭發種種,潮色滿巾幗。蹉跎十二歲,一脈未亡魄。龍函潤生雷,當暑啟舊冊。猶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問兒今何為,名在象胥籍。錢塘縣官酣,云即壽母席。狂簪榴花歸,更助醉面赤。兒心豈不亟,重以萬山隔。
宣圣諸孫君最逸,寥寥鳴鳳起予思。玉鞭聯轡晨趨省,銀燭分題夜賦詩。王氣又從鐘阜出,文星長繞石城垂。遙知退食從容處,紅藥翻階露滿枝。
寒宵兀坐廢清歌,竟夕星河凍不波。雪意壓城上燈少,惡懷比酒中人多。難巢翠鳥三珠樹,徒拾炎皇九穗禾。無數鵠蒼生角尾,飛騰誰為轡莎蘿。
赤立已如神,東南一枝綠。名稱未能辨,奇怪不可讀。繁根萬蛇擁,石為何罪束。曾無九方歅,駐彼遺外目。只疑夜雷風,竄入天飛族。濡毫狀仿佛,備一百不足。持向畫家流,休夸閉門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