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季共和相之前作二首 其二
雪意????整復斜,似人霜髩不勝華。
只今瘦骨欹風帽,空憶寒江釣浪花。
妙舞正看回激楚,兩峰旋欲戰(zhàn)彭衙。
不將鹽絮輕相比,似我南窗玉色茶。
雪意????整復斜,似人霜髩不勝華。
只今瘦骨欹風帽,空憶寒江釣浪花。
妙舞正看回激楚,兩峰旋欲戰(zhàn)彭衙。
不將鹽絮輕相比,似我南窗玉色茶。
雪意紛紛,時而整齊時而傾斜,就像人霜白的鬢發(fā)難以承載繁華。如今我瘦骨嶙峋,歪戴著風帽,只能徒然回憶起在寒江上釣起浪花的情景。正欣賞著美妙的舞蹈,舞者身姿如激楚之舞般靈動,眼前兩座山峰仿佛要像彭衙之戰(zhàn)那樣激烈。我不會用鹽和柳絮來簡單比喻這雪,它就如同我南窗下那玉色的茶。
????(sān sān):形容頭發(fā)或事物紛披的樣子。
霜髩(bìn):白色的鬢發(fā)。
欹(qī):傾斜。
激楚:古歌舞曲名,這里形容舞蹈姿態(tài)激越。
彭衙:古地名,春秋時秦晉曾在此交戰(zhàn),這里用“戰(zhàn)彭衙”形容山峰的態(tài)勢。
鹽絮:典出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這里指用鹽和柳絮比喻雪。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冬季下雪之時,當時詩人或許經歷了一些歲月的滄桑,心境較為孤寂,在賞雪、觀舞等活動中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雪景展開,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和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意境清冷雅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yǎng)和情感世界。
靈云悟桃華,玄沙旁不肯。昭昭然此心分明,隱隱也放身未穩(wěn)。放得穩(wěn),八兩元來是半斤,鉤頭秤尾能平等。
去年抱病過清江,風雨蕭蕭臥短艭。帆影近移金鳳渚,鐘聲遙應石龍瀧。極知禪悟超諸境,況是詩名重一邦。投老荒山未能往,題詩憑寄白云窗。
年華冉冉催人老,風物蕭蕭又變秋。家在鳳皇城闕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何處難忘酒,奸邪太陸梁。腐儒還有酈,好漢總無張。曹趙扶開國,王徐賣靖康。此時無一盞,淚滴海茫茫。
羈鴻無跡。一一卷吹空碧。老去填詞愁惻惻。付與戍笳漁笛。夢回春草毿毿。嫩寒猶勒征衫。安得對床清話,一鐙疏雨淮南。
坐看團月上簾鉤,不夜春城是福州。萬戶爆聲催上采,九衢花影伴行謳。樓臺暖透紅蓮吐,巖壑光涵紫霧浮。信是三山在人境,蓬萊漫向海中求。
昔年北市買長鞭,莽莽風沙病馬騫。故國邱墟淪瀚海,幾人冠帶上淩煙。荒城笳鼓遼陽戍,寒草牛羊敕勒川。聞道東鄰據甌脫,正需雄略試籌邊。
卯金公子托金蘭,惜別秦川雪滿山。何處思君天萬里,祗應清夢到函關。
向晚適幽興,行吟下村路。前溪一抹煙,輕罩千行樹。
豈獨湖山笑突如,珠林寶網亦丘墟。消沉泡幻看金鯽,警策浮生聽木魚。藕孔刀兵三劫熾,蓮花刻漏六時疏。于今頂禮云棲老,擁衛(wèi)人天五百余。
木落洞庭秋,丹楓夾岸愁。靈均前日淚,不斷與江流。
徙倚層霄敞,危欄俯野坰。河流瀠樹斷,峰勢插天青。人嗣黃梅法,龕藏白馬經。遠公容結杜,長此叩禪扃。
高竹百馀挺,固知為予生。忽忽有所得,時時閑繞行。自信或未至,自知或未明。竊比于古人,不能無愧情。高竹臨清溝,軒小亦且幽。光陰雖屬夏,風露已驚秋。月色林間出,泉聲砌下流。誰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高竹已可愛,況在垂楊下。幽人無軒冕,得此自可詫。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謝。賈生若知此,慟哭亦自罷。高竹碧相倚,自能發(fā)馀清。時時微風來,萬葉同一聲。道污得夷理,物虛含遠情。階前閑步人,意思何清平。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蓋。幽人有軒榻,日夜與之對。宇靜覺神開,景閑喜真會。與其喪吾真,孰若從吾愛。高竹雜高梧,還驚秋節(jié)初。晚涼尤可喜,舊帙亦宜舒。池閣輕風里,園林晚景馀。人生有此樂,何必較錙銖。高竹數十尺,仍在高花上。柴門晝不開,青碧日相向。非止身休逸,是亦心夷曠。能知閑之樂,自可敵卿相。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葉。抽萌如止戈,解籜若脫甲。脩靜信可愛,繞行不知匝。嗟哉凡草木,徒自費鋤鍤。
酒徒元不是高陽,君以詩招語亦香。雖欲醉歸重九日,恐貽親怒愧王祥。
三皇掩質皆歸土,五帝潛形已化塵。夫子域中誇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軀祗見空遺冢,何處將身示后人。唯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鍊色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