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狄梁公墓
高后王諸呂,漢鼎幾半傾。絳侯入北軍,有意誅鯢鯨。
兵纒未央殿,血濺長安城。祿輩僅誅滅,四海殊雷驚。
唐家女主禍,未可方西京。艾猳剪宗枝,賊計殊未成。
三思本幺麼,白面不足黥。舉朝無直節,但畏羅織刑。
梁公挾大計,赤手無寸兵。為言不祔姑,禍止談笑平。
功比漢諸人,優劣不用評。事茍以理勝,口舌亦可爭。
師曲舉必敗,勢力未易憑。老婦雖至愚,理在見自明。
不然此危邦,詎可一言興。
高后王諸呂,漢鼎幾半傾。絳侯入北軍,有意誅鯢鯨。
兵纒未央殿,血濺長安城。祿輩僅誅滅,四海殊雷驚。
唐家女主禍,未可方西京。艾猳剪宗枝,賊計殊未成。
三思本幺麼,白面不足黥。舉朝無直節,但畏羅織刑。
梁公挾大計,赤手無寸兵。為言不祔姑,禍止談笑平。
功比漢諸人,優劣不用評。事茍以理勝,口舌亦可爭。
師曲舉必敗,勢力未易憑。老婦雖至愚,理在見自明。
不然此危邦,詎可一言興。
呂后封呂氏子弟為王,漢朝政權幾乎傾倒。絳侯周勃進入北軍,有意誅殺呂氏這些惡徒。軍隊在未央殿糾纏,鮮血濺滿長安城。呂祿等人剛被誅滅,天下都像聽到驚雷般震驚。唐朝武則天帶來的女主之禍,不能和西漢呂后時相比。武則天剪除李唐宗室,但其奸計最終未得逞。武三思本是微不足道之人,白白凈凈的臉都不值得黥刑。滿朝官員沒有正直氣節,只害怕被羅織罪名判刑。狄梁公心懷大計,赤手空拳沒有一兵一卒。他說武后不應讓武氏祔祭姑姑,禍亂在談笑間就平息了。他的功勞和漢朝那些人相比,誰優誰劣不用評判。事情如果能以理取勝,憑口舌也能爭辯。軍隊理虧行動必敗,勢力也不可輕易依靠。武后雖然很愚昧,但道理在那兒她自然明白。不然這個危險的國家,怎可能憑一句話就興盛。
高后:指呂后。王諸呂:封呂氏子弟為王。
漢鼎:象征漢朝政權。
絳侯:周勃。鯢鯨:比喻兇惡的人,這里指呂氏勢力。
未央殿:漢代宮殿名。
祿輩:指呂祿等呂氏族人。
唐家女主:指武則天。西京:指西漢。
艾猳:指武則天。宗枝:指李唐宗室。
三思:武三思。幺麼:微不足道。
羅織刑:武則天時,酷吏編造罪名陷害無辜。
梁公:指狄仁杰,封梁國公。
不祔姑:狄仁杰曾勸武則天,若立武氏為后嗣,武氏不會在太廟祭祀她。
詎:怎。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是看到狄梁公墓,聯想到狄仁杰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力挽狂瀾、匡復李唐的事跡。當時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重用武氏家族,打壓李唐宗室,朝廷政治斗爭激烈。狄仁杰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巧妙地周旋其中,為李唐復辟奠定基礎。作者借此詩表達對狄仁杰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思考。
此詩主旨是贊頌狄仁杰匡復李唐的功績。其特點是用歷史典故敘事,以古鑒今。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反映了后人對狄仁杰的肯定,體現了詩歌借史抒情的傳統。
蘭橈回白鳥,青草破塘灣。 醉怯新羅薄,春山帶雨看。
春風吹桃花,游子未還家。 洞口桃花片,多人未曾見。
積雪滿林屋,沒我階上苔。 三日閉門坐,悄然對寒梅。 誰知先生杖,為我山中來。
七十猶好學,無人知此心。 虛懷發高論,獨許吾知音。 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滿林。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公無渡河兮公苦渡。 風號水激兮呼不聞,提壺看入兮中流去。 浪擺衣裳兮隨步沒,沉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盡醉兮君血干,推出黃沙兮泛君骨。 當時君死妾何適,遂就波瀾合魂魄。 愿持精衛銜石心,窮取河源塞泉脈。
蓪草頭花椰葉裙,蒲葵樹下舞蠻云。 引領望江遙滴酒,白蘋風起水生文。
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濕青莎肉飼鴉。 樹葉無聲神去后,紙錢灰出木綿花。
蟬噪古槐疏葉下,樹銜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莖。
海燕雙飛意若何,曲梁嘔嘎語聲多。 茅檐不必嫌卑陋,猶勝吳宮爇爾窠。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
西方太白高,壯士羞病死。 心知報恩處,對酒歌易水。 砂鴻嗥天末,橫劍別妻子。 蘇武執節歸,班超束書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征人歌古曲,攜手上河梁。 李陵死別處,杳杳玄冥鄉。 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 久行迷漢歷,三死氈衣裳。 百戰身且在,微功信難忘。 遠承云臺議,非勢孰敢當。 落日吊李廣,白首過河陽。 閑弓失月影,勞劍無龍光。 去日始束發,今來發成霜。 虛名乃閑事,生見父母鄉。 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 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
十里沙堤水滿湖,著霜牙冷未全枯。 曉來細雨藏鷗鷺,何處人間有畫圖。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獻歲發,吾將行。 春山茂,春日明。 園中鳥,多嘉聲。 梅始發,柳始青。 泛舟艫,齊棹驚。 奏《采菱》,歌《鹿鳴》。 風微起,波微生。 弦亦發,酒亦傾。 入蓮池,折桂枝。 芳袖動,芬葉披。 兩相思,兩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