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省題桂林一枝詩
晉祚傳千載,賢科重一時。
擬橫金殿棟,先剪桂林枝。
月窟根盤壯,煙巖雨露滋。
孤芳寧有種,凡木自多姿。
臃腫樗空大,風流柳漫垂。
惟應太邱令,功德季方知。
晉祚傳千載,賢科重一時。
擬橫金殿棟,先剪桂林枝。
月窟根盤壯,煙巖雨露滋。
孤芳寧有種,凡木自多姿。
臃腫樗空大,風流柳漫垂。
惟應太邱令,功德季方知。
晉朝的國祚延續千年,賢才選拔在當時備受重視。想要成為金殿的棟梁之材,需先從桂林折取良枝。它在月窟般的地方根盤粗壯,在煙霧彌漫的山巖接受雨露滋養。這獨特的芬芳并非天生就有,普通樹木只是徒有姿態。那臃腫的臭椿徒有龐大的身軀,風流的柳樹只是隨意垂拂。只有像太丘令陳寔那樣的賢才,其功德只有像陳紀那樣的賢子才知曉。
晉祚:晉朝的國祚。祚,皇位、國統。
賢科:選拔賢才的科目。
金殿棟:指朝廷重要的人才,如同宮殿的棟梁。
桂林枝:比喻杰出的人才,源于“桂林一枝”的典故。
月窟:神話中月的歸宿處,這里形容環境獨特。
孤芳:指獨特的芬芳,喻杰出人才。
臃腫樗:指臃腫的臭椿樹,比喻無用之人。
太邱令:指陳寔,曾為太丘長。
季方:陳紀,字季方,陳寔之子。
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重視人才選拔的時期。在科舉等選拔賢才的制度背景下,詩人以“桂林一枝”為題,表達對賢才的期許和對人才選拔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賢才的重要性和獨特價值。通過對比突出賢才與庸才的差異。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重視和評判標準。
窗下綢繆處,
尊中感愴初。
難危親話重,
修阻見時疏。
老別堪三載,
交談勝百書。
溪山已非昔,
爾后更何如。
外家忠厚世多才,
挑轡相過一笑開。
珍重年光記親戚,
綿延義脈到云來。
后生要積為山簣,
前事休論覆水杯。
榾柮爐頭好情話,
莫沖風雪便輕回。
牢穿不借踏青晨,
信與林泉有夙因。
忙里偶成真率會,
醉來不省亂離身。
歸途西嶺何妨晚,
吹雨南風正送春。
燒筍煮茶須再到,
一山古意要詩人。
老去襟懷得喪齊,
東風吹煖送行藜。
群山捧谷云居下,
一嶺分疆水向西。
有路不來多事馬,
滿邨交唱太平雞。
主人九十清談健,
樽酒流連日又低。
避世歸來星一周,
小丹山下剡溪頭。
風塵滿眼醒如醉,
宇宙關心笑亦愁。
書幾日聽諸子業,
菜畦時共老妻游。
吟鞭倘踐相過約,
雞黍猶能食仲由。
世衰交道薄,
相好獨金蘭。
見面驚雙瘦,
知心話百難。
老饕蔥本煖,
清坐杏花寒。
明日休輕別,
流年水赴灘。
九六蕩摩中,幾人閑處同。
浮生絲傀儡,后計石婆翁。
事事休休過,時時咄咄空。
何如仙羽健,來往傲方蓬。
昨宵北渡今西渡,系是離家第二宵。
詩伴風流勤犯驛,櫂郎醉飽健迎潮。
丈亭浦上鄰州接,筆架峰迷故里遙。
得意歸來期可數,榴花如火照高標。
潔蠲老筆記祠庭
更把辭情韻入聲
誓守松楸為得死
肯戕桑梓買偷生
衣冠圖畫君心事
香火焚修子血誠
孝義本來無世變
有誰下馬拂陰塋
占得資身話柄高,
六鼇島上足逍遙。
南風又送飛霞佩,
北道相期明月橋。
要坐虎皮專說易,
肯攜鳳侶共吹簫。
此行直上青霄去,
不比閑纏鶴背腰。
炳炳雙星從古然,滔滔多話到今傳。
渺茫河上曾無事,醉夢人閑自并緣。
妄不易祛姑立我,巧如可乞豈為天。
癡兒甘受三年詐,獨有崔生此話賢。
結約登臨百里深,
流連風雨一窗陰。
新寒鐙火照清夢,
絕靜山林生古音。
此日與君相別處,
有天知我不言心。
歸途步步須回首,
蒼壁擎云幾萬尋。
軍屯多似撒星沙,
夜月猶聞奏月笳。
尚有空囊隨杜甫,
幸無復壁累王涯。
草根木實逃生飯,
石室泥龕到處家。
天下蒼生是誰誤,
當年悔不壞庭麻。
萬鐙無復艷端門,一簇星毬里域春。
羌調悲酸吹笛社,邨聲祥瑞賣餳人。
鬼神亦要民心樂,山谷聊舒世態顰。
最好今宵天上月,安知時事有陳新。
烏兔催更日夜番,
獨于衰朽尚相存。
世情富貴鮑魚市,
老眼風流麻鳥邨。
牢立詩肩撐雨屋,
施營酒料續春樽。
芒鞋又辦游山計,
我亦興公不姓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