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幼安中大示樂聞過齋記以詩為謝
白璧摩挲未有疵,榜齋銘座尚防微。
欲從今日求聞過,故說當年是昨非。
言行固知無里襮,吏民何處不恩威。
欲參函丈師全德,此去應須便拂衣。
白璧摩挲未有疵,榜齋銘座尚防微。
欲從今日求聞過,故說當年是昨非。
言行固知無里襮,吏民何處不恩威。
欲參函丈師全德,此去應須便拂衣。
潔白的美玉反復摩挲也沒有瑕疵,為書齋題名、在座位旁銘刻話語還在防范微小的錯誤。想要從現在開始樂于聽聞自己的過錯,所以說當年的做法是錯誤的。自己的言行本來就知道沒有什么可隱藏的,無論對官吏還是百姓都恩威并施。想要到老師身邊學習他的完美品德,此去應該立刻就整理行裝出發。
摩挲:用手撫摸、摸索。
疵:瑕疵,缺點。
榜齋銘座:為書齋題名,在座位旁銘刻話語以自警。
防微:防止微小的錯誤或隱患。
聞過:聽聞自己的過錯。
昨非:過去的錯誤。
里襮(bó):內外,這里指言行是否有可隱藏的。
恩威:恩惠和威嚴。
參:拜見、學習。
函丈:對老師的尊稱。
拂衣:整理行裝,有立即行動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強幼安寫了《樂聞過齋記》,強調聞過則喜、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詩人讀過后深受觸動,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強幼安品德和理念的贊賞,以及自己想要學習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謙遜好學、自我反省的態度和向老師學習的愿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人重視品德修養和虛心學習的精神。
湖山行幾日,系舸弄珠樓。我欲題鸚鵡,何人在上頭。瀑泉環壑響,霽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黿宮溯海浮。
模寫事情俱透脫,品題花鳥亦清奇。盡同元白諸人趣,絕是蘇黃一輩詩。老眼方饑逢上味,吟脾正渴遇仙醫。明窗手錄將成帙,恰似貧兒暴富時。
我閒日貧縛,子閒數疾纏。閒固不可常,吾觀與子然。吾與子嗜學,豈獨閒窮年。安安者誰歟,分亦似所偏。
覓無人處細吹簫,紅葉荒苔第幾橋。一曲潸然歸去也,三生花草雨瀟瀟。
年年慣見側生紅,自讀新篇迥不同。綺樹有霜朝更艷,冰盤無暑日初融。空將異味疑曹氏,未許移根入漢宮。君為荔枝來嶺外,一官吟遍二松風。
使節西來快舊游,淳和一洗蜀鵑愁。文章星斗三千帙,號令風雷六十州。北虜佇瞻司馬相,南夷祇畏臥龍侯。愿君翻出調元手,萬億春兮萬億秋。
不見平生劉子潔,秋風迢遞寄書來。交游寥落幾人在,展讀摩挲雙眼開。碧樹羈棲深水陸,紫云夢想舊樓臺。夕陽西眺雙峰遠,別意臨高未易裁。
林間風靄日氤氳,乍露孤峰半未分。一夜雷聲在山下,始知身出萬重云。
悟后今相見,禪宗即佛宗。高秋深夜月,古寺萬層峰。法說人天聽,經翻花雨重。丹霞遙一望,時有白云封。
錯落青林摘火珠,牙根滋味厭甘腴。瓦盆可共無朱老,付與寒山返哺烏。
前路無涯愛有涯,一心趨向妙蓮花。眼前眷屬休悲戀,九品同生也一家。
老人見桃花,悟者有靈云。我見亦有悟,花前飲玉醺。可憐南北家,論說事紛紜。為問參老禪,何如參面君。
金山頂上看回雁,鐵甕城西聽杜鵑。細雨滕王閣,春風孺子亭。
飄泊愁誰語,艱難喜爾同。客心秋草外,世事酒杯中。野色侵船黑,江波蕩晚空。相看無限淚,不是泣途窮。
東夷西戎蠻與狄,金環耀耳,紅羅抹額。俯伏瑤階,整整慄慄。我祖按寶劍,爰定八極。皇帝壽萬年,海宇常清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