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求示詩述其昆弟鼎臣寶臣守平江因以和之
玉昆金友播先芬,兩驥騰驤踵后塵。
瓊笈繼繙群玉府,麟符更鎮五湖春。
政成比屋冰霜肅,慶衍髙門雨露新。
棠棣不須刊善頌,家風稱述有安仁。
玉昆金友播先芬,兩驥騰驤踵后塵。
瓊笈繼繙群玉府,麟符更鎮五湖春。
政成比屋冰霜肅,慶衍髙門雨露新。
棠棣不須刊善頌,家風稱述有安仁。
如美玉般的兄弟播揚著先輩的德澤,像兩匹駿馬奔騰在后人之前。他們相繼翻閱珍貴的藏書,又持符鎮守著五湖之畔的春光。治理政務有成,使得家家戶戶都有嚴正的風氣,家族喜慶不斷,門第如沐新的雨露。不用再去撰寫對兄弟友愛的頌詞,他們的家風已有安仁這樣的人來稱述。
玉昆金友:對他人兄弟的美稱。
先芬:先輩的德澤。
兩驥:比喻兄弟二人如駿馬。
瓊笈:珍貴的書籍。
群玉府:傳說中仙人藏書處,這里指藏書豐富之地。
麟符:古代朝廷頒發的符節,象征權力。
比屋:家家戶戶。
棠棣:《詩經·小雅》有《棠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應該互相友愛的詩,后以“棠棣”代指兄弟。
安仁:可能指西晉文學家潘岳,字安仁,此處泛指能稱述家風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邦求向作者展示詩歌,提及自己的兄弟鼎臣、寶臣鎮守平江之事,作者因此寫詩相和。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邦求兄弟在地方治理上有所作為,家族處于興盛階段。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邦求兄弟的才能和功績,以及其家族的興盛。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贊美他人的社交文化。
駐馬相逢邢大夫,玉卮親上紫酡酥。俱稱漢使由來貴,為問徐卿定有無。
幕府深居得所親,好看車馬動行塵。身歸絳縣將遺老,詩忝河梁別故人。行李往來誰不舊,疏林折贈意能新。都城路有襄陵使,欲托微波寄洛神。
認得根源不用忙,三三合九有純陽。潛通變化神光現,從此朝天近玉皇。
獨坐梅花細嚼冰,清于老鶴靜于僧。多應北闕思諸葛,未許東吳老季鷹。撫景孤吟聊自遣,趨時眾醉竟誰醒。不堪最是懷君處,四壁蛩聲半夜燈。
風云合沓,作萬古神奇,雙阜如角。滿目荒涼唯有,野花含馥。峰懸石丑無人處,戀殘陽、鵲鳥相逐。山田耕罷,農夫無事,野煙炊粥。問足下、當年榮辱。念渫血江東,千死相續。鼙鼓聲中談笑,饑餐胡肉。悄然萬古皆流水,但秦淮鷺翔鷗浴。而今俯首,誰家孺子,倚天吹竹。
山空寺古紫苔侵,更喜漁樵不見尋。坐對秋陰晚蕭瑟,風吹敗葉入廊深。
身在長安閱客頻,這番別意過于真。情如草色遙方覺,人似歌聲憶更親。枝幸得同花后果,根何能擇蕊前因。事非人力非天力,多恐如來眉也顰。
芳郊雜樹草堂深,忽枉仙舟李郭臨。別制衣巾無俗調,幽居畎畝有馀心。喜看秧稻千家綠,倦坐榕岡十里陰。正好劇談愁別去,空庭月色對誰吟。
晚涼閒散策,一徑入松深。每到鐘魚地,便生泉石心。水花香晚殿,涼月墮空林。后夜相思夢,懷君倚柱吟。
更鎮重懸大府章,行河此去筑宣房。臺前舊識朱公柏,陌上新留召父棠。夜靜蛇龍初匿影,春回鴻雁盡隨陽。錫圭正際垂衣日,宅揆還看總廟廊。
澹妝素服映冰肌,香襲幽情暗有期。滿地美人心下事,怕拈橫玉倚風吹。
雨過苔痕如掃。風定茶煙低裊。日長人靜奈無聊。總比黃昏好。獨自倚朱欄,對影憐殘照。峭寒又到舊羅衣,卻恨秋來早。
無言歌,無言之道言難傳。機頭領略猶鈍漢,句后解會知徒然。我本有口且無舌,興來不妨歌一闋。七金山外覓知音,引得虛空笑聲咽。君不見空生寂寂巖頭坐,匝地天華亂飄墮。又不見毗耶病夫施一默,潦倒文殊嘆無及。兩處牢關盡掣開,白日青天轟霹靂。
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曹操始居鄴,劉備據成都。孫權在金陵,鼎足互相圖。
天龍地用馬,健順理亦宜。誰于其兩間,赤手握陰機。東門一長嘯,四海皆驚迷。向來種桃人,此去當何之。悠悠黃唐遠,來者邈難期。龍逝白云征,馬輕九坂馳。行行馬上郎,萬里長風吹。不見長江邊,折盡楊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