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艾主管約同居酬唱
老年無句上詩壇,晚向荊州始識韓。
馬歷險艱知足健,樹從黃落見根蟠。
不妨論好同膠漆,已復書盟在肺肝。
許我三冬共燈火,不須沖雨過蘇端。
老年無句上詩壇,晚向荊州始識韓。
馬歷險艱知足健,樹從黃落見根蟠。
不妨論好同膠漆,已復書盟在肺肝。
許我三冬共燈火,不須沖雨過蘇端。
年老了沒有好詩句登上詩壇,晚年到荊州才結識了賢才。馬經歷艱難險阻才知道腳力強健,樹到黃葉飄落時能看見樹根盤曲。不妨與你交好如同膠漆般親密,我們結盟的情誼已銘記在肺腑。你答應我在這寒冬一起伴著燈火吟詩,我就不用冒著雨去拜訪他人了。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識韓:典出唐代文學家韓愈,后以“識韓”指結識賢者。
黃落:指樹葉枯黃飄落。
書盟:結盟。
三冬:冬季的三個月,這里指寒冬。
蘇端:代指他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晚年到荊州結識了艾主管,二人結下深厚情誼,艾主管邀請詩人同居酬唱,詩人便寫下此詩回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共同吟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馬和樹喻人生,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詩歌酬唱的雅趣。
美人稱絕世,麗色譬花叢。經居李城北,住在宋家東。教歌公主第,學舞漢成宮。多游淇水上,好在鳳樓中。履高疑上砌,裾開特畏風。衫輕見跳脫,珠概雜青蟲。垂絲繞帷幔,落日度房櫳。妝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紅。非憐江浦佩,羞使春閨空。
潘園謝墅想難如,永日風暄宿雨馀。啼鳥有情疑勸。喜見春。池館漸佳天漸暖,一游應許奉平津。
秦望山清近若耶,紛紛云樹映溪沙。數椽茅屋無塵雜,知是安陽御史家。
望到今宵喜定嗔,一年此夕說相親。天仙遇合猶如此,何況浮萍握手人。
少讀封人編,惓焉懷遠托。今者至于斯,封人不可作。風物尚依稀,衣冠半零落。顧茲太古民,渾渾而噩噩。河北綠林秋,前年恣焚掠。登萊倒干戈,曹濮驚風鶴。余亦抱關者,夜深催擊柝。災害復相仍,彼蒼一何虐。安得封人起,呼天叩求莫。欃槍兩地清,禾黍三秋穫。道路無聾瞆,春風何寥廓。一簾案牘閒,萬戶弦歌約。天下惟有道,人心自木鐸。
橋門日日聽鳴騶,長夏齋居亦似秋。雨歇風篁依砌舞,夜涼云漢入窗流。咸英樂自周家變,江海心從魏闕游。隱幾夢回天咫尺,六龍飛處是方丘。
郊寒島瘦吾所喜,別饒滋味在就里。如畫一石數竿竹,蕭蕭疑有清風起。戛玉敲金勝草樹,何必亂山橫眼底。江河浩洗瀉急湍,不如山泉流甘泚。花繭鶯澀當吾前,手持一編吟未已。謝絕大肉與芳醪,嚼此味同鱸魚美。
氣節昂斯世,先生千載人。可憐成白首,猶只到朱輪。芧取群狙怒,雪逢越犬狺。方離羅織辱,身世已成塵。
拂面溪風灑灑清,輕衫短帽御風行。逍遙自是天游樂,不結沙鷗水石盟。
與君情好蔤,白蒻在泥中。花葉生同節,相蓮自始終。
巴川日夜苦離愁,乞得歸來宿愿酬。遍插園蔬防舊客,豫栽籬菊待清秋。池亭坐愛青田鶴,郊牧行牽寧戚牛。一著荷衣心似水,臥聽涼雨竹邊樓。
隔崦千葉桃,清芬襲人鼻。更許墻頭醪,不妨便成醉。
上客談方劇,秋杯夜未闌。傍林迷曲岸,乘月愛清瀾。往事懸河盡,新詩秉燭看。窮途惟仗醉,能解百憂端。
芳草含煙,送斜陽、枝頭鳥聲啼歇。弱柳弄條,輕碧分絲,過了上元佳節。峭寒庭院簾櫳晚,燃燈罷、蟾光初缺。暗香滿、東風影里,歲華驚瞥。卻恨無端薄劣。縈損盡、柔腸百回千折。曉色入幃,惜別匆匆,別語何曾共說。而今徒有魂旋繞,爭知人心空切。祗贏得、悠悠黯然愁結。
禁鐘聲里五更殘,鳴佩曾聯玉筍班。老我作官魚上竹,多君判郡筆移山。黃金已盡難為客,舊學相推祇厚顏。會別匆匆情未已,承恩□長□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