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飛卿二首 其一
赦黃新拜日邊書,畫舸行游雨外湖。
粗有微官如漫叟,苦無高論似王符。
江邊孤壘應千里,天上神州夢九衢。
物外故人今遠別,固應憐我不同涂。
赦黃新拜日邊書,畫舸行游雨外湖。
粗有微官如漫叟,苦無高論似王符。
江邊孤壘應千里,天上神州夢九衢。
物外故人今遠別,固應憐我不同涂。
新獲赦免并接到朝廷任命的詔書,乘坐著華麗的船只在雨中的湖面上游覽。我僅有微小的官職,就像漫叟一樣;可惜沒有像王符那樣的高見。江邊的孤立營壘大概遠在千里之外,夢中都想著京城的繁華街道。世外的老朋友如今遠別,本就應該憐惜我和他走的不是同一條路。
赦黃:可能指赦免相關的詔書,“黃”或許與詔書用黃紙書寫有關。
日邊書:指朝廷的詔書,日邊象征朝廷。
畫舸:裝飾華麗的船只。
漫叟:指唐代元結,他曾自號漫叟,此處作者自比官職低微。
王符:東漢思想家,著有《潛夫論》,以高論著稱。
孤壘:孤立的營壘。
神州:指中國,此處特指京城。
九衢:指京城的大道。
物外故人:超脫世俗的老朋友。
同涂:同“同途”,指相同的道路、境遇。
由于“飛卿”一般指溫庭筠,但此詩風格與溫庭筠差異較大,這里的“飛卿”可能另有其人。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有一定官職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邊疆問題或政治上的一些狀況。詩人在接到朝廷詔書后,乘船游覽,觸景生情,感慨自己的仕途和國家的局勢,同時因友人的遠別而心生惆悵。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對國家的關切以及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與對國家的思考相結合,運用典故使詩歌更具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普遍心境和情感表達。
午睡醒來炷晚香,麝煤冉冉襲衣裳。垂楊莫道無才思,故遣飛花入洞房。
鳳帕題紅,鵝笙吹霧。夢中哽咽天涯語。細篁幽籟獨來時,玉鴉啼過南塘路。一髻遙山,三春柳絮。十年閒事悤悤度。高樓極目到平蕪,斜陽一抹傷心處。
曲欄干外柳垂垂,羅幕風輕燕子飛。獨倚危樓思往事,落紅撩亂點春衣。
東風換了花光,涼節謝娘池館。漫熨春衫,猶認酒痕輕淺。那時小檻追歡處,一徑蘼蕪堪剪。奈芳盟幾許,瑣香金篋,寄情都懶。嘆年涯荏苒,銷磨綠鬢,夢醒碧山鐘板。兩袖霜華,送到月明秋坂。玉樓十二驂鸞去,愁共彩云天遠。劉郎病后,鳳帷深下,夜長思遍。
豆蔻梢頭春事休,風飄萬點只供愁。杜鵑啼破三更月,夢繞云間百尺樓。
爐畔幾回思憶,羅帕初烘重濕。殘燼似馀情,總難明。門掩燈昏才寢,月影花光欺枕。心緒遣誰知?異當時。
院落簾垂春日長,嫩晴天氣牡丹香。細看玉面天然白,不及姚家宮樣黃。
銀塘路。背人一點流螢去。流螢去。夜涼幾陣,花梢微雨。曲闌干畔梧桐樹。桐陰一抹紋窗護。紋窗護。如今少個,驚鴻偷覷。
門前楊柳暗沙汀,雨濕東風未放晴。點點落花春事晚,青青芳草暮愁生。
眾星收,新月暈,人間濃睡沉沉。不寐雙眸微倦重,憑欄似識天心。花馀紅瑰開猶嫩,滿園綠意相襯。一夕但愁吹蕊盡,夜闌獨與深吻。
青嶂露零山月小。猿思鵑飛,千里清秋道。惆悵沈郎歸合早。白頭不礙臨邛好。一曲新聲歡意少。淚粉紅香,寂寞西池曉。昨夜亂魂飛浩渺。斷云殘雨俱收了。
春深春殘春逝去。山澤畔、行吟無據。獨夜迷歸路。一星如月,橋上空凝佇。橋下星浸光一掬,有流水、及時相語。肯為相留否?萬荷傾蓋,相候還如許。
院落輕寒猶側側,園林黃鳥未交交。韶光幸自無人覺,誰遣東風染柳梢。
遙憐可可窺人乍。伴風廊琴榭。好將空谷比幽姿,合泛人姑射。吳舲初到,紗櫥睡起,定綠珠無價。幾回偷眼避游蜂,又夜涼如畫。
長恐歸時已閉關,西壇雖好敢盤桓。可憐月夜杉松影,輸與沙鷗野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