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伯遠梅花
徐侯頓朱墨,豈復知花時。
美人忽含笑,臨鏡窺漣漪。
朝來摩兩眼,喜作云霧披。
須煩春草句,詠此玉雪枝。
小窗惜無人,共賞林下姿。
毛褚二三子,亦足相遨嬉。
徐侯頓朱墨,豈復知花時。
美人忽含笑,臨鏡窺漣漪。
朝來摩兩眼,喜作云霧披。
須煩春草句,詠此玉雪枝。
小窗惜無人,共賞林下姿。
毛褚二三子,亦足相遨嬉。
徐侯停下朱墨之筆,哪還知曉花開時節。美人忽然含笑,對著鏡子窺視水中漣漪。早晨起來揉了揉雙眼,欣喜如撥開云霧。還得勞煩用寫春草的妙句,來吟詠這如玉似雪的花枝。小窗前可惜無人,一同欣賞梅花如林下美人的風姿。毛、褚等幾位友人,也足以相伴游玩。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頓朱墨:停下書寫之事。頓,停止。朱墨,指書寫用的顏料,代指書寫工作。
美人:這里指梅花。
漣漪:水面細小的波紋。
春草句: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有“池塘生春草”的名句,這里指優美的詩句。
林下姿:形容梅花有林下美人的風姿。
毛褚:具體所指不詳,應是作者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正值梅花開放時節,詩人看到梅花有感而發,可能因事務繁忙的友人徐侯無暇顧及花開,引發詩人對梅花的關注和贊美,同時也希望能有友人一同賞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風姿。其特點是意象優美,運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增添藝術魅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對友情的珍視。
江上兵雖滿,山東路已通。發從今日白,花似去年紅。浮世嗟蓬轉,幽棲想桂叢。因君萬里意,極目送飛鴻。
我愛水邊坐,一洗塵俗情。見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貞。漠漠蒼菭合,寂寂野云榮。潛魚時一出,浴鷗亦不驚。我如水中后,悠然兩含清。
諫議祠前滿樹風,夜深殘燭對長空。夢游數仞門墻外,人在五陵煙霧中。多病可勝雞肋苦,倦飛應與鳥心同。飯馀檢點今朝事,望水尋山亦是功。
底事匆匆悲落葉。小令清聲,怎便成凄咽。今夜疏星半明滅。翠樓入夢相思切。似聽高歌聲烈烈。仿佛蒲牢,怒吼汗煉鐵。朱顏掩映盈顛雪。
蕓蕓天壤間,物物自終始。陰陽司屈伸,雨露發膏泚。窮探造化妙,學道當沒齒。憶昨效前脩,老屋坐荒址。誠能不汝畫,么么變奇偉。華發已侵尋,蘭臺方小史。補報無尺寸,追思負甘旨。胡為俗累深,不得宦情已。涉世相推移,因人具條理。堂堂顏使君,端為蒼生起。東甌素凋瘵,宿弊要全洗。守宰如星分,妖紅連俗紫。己聽下車謠,清強新直指。巖巖金華峰,湛湛谷溪水。吾道增光輝,霽景照紈綺。古今誰并駕,避路行且止。簿書日奔忙,愧我徒為耳。
十分春色在兒家,秀句吟成月正斜。圓頂碧文洞房夜,關情莫念舊京華。
小舟適久雨,疏篷常自蔽。形留一席間,心與天地際。逝者不可作,遺編等蟬蛻。一念無古今,千載若符契。
草生磐石上,根深石不露。水流磐石間,風吹下山去。草生磐石上,似許行人坐。水流磐石間,不許行人過。
青云軒冕白云居,醉看黃花靜看書。不用仙人餐玉法,悠肰自過百年馀。
玉子頻拈欲下遲,芭蕉紅日影將移。錦繃兒共金絲犬,問道輸贏兩不知。
林花落盡鳥驚喧,巧囀聲悲破曉眠。璧月斂輝才一瞬,方諸承淚已千年。欲隨夸父窮追日,爭奈羲和快著鞭。雪漸消融鴻漸杳,聊將心曲托無弦。
欄馬墻臨海子邊,紅葵高柳碧參天。過人不敢論量數,雨露相將近百年。
初聞相失在儀真,怨水愁風且莫論。道是使星還是客,教君難辨斗間人。
塞外風煙能記否,天涯落日自心知。眼中景物參差是,只欠江州司馬詩。
經綸妙手壯王猷,保障江南最上游。蒿目軍儲抒石畫,勞心國計抱深憂。圣明暫許歸香社,寮寀爭夸向十洲。盻望錦帆移別浦,不勝云樹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