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鳳凰臺
落木驚高秋,旅食念行役。
含羞古祠花,青蘂未堪摘。
云山不著腳,佳節似可惜。
一嘯百尺臺,往趁凌風翮。
群山如玉玞,千古圍故國。
孤城打寒潮,往事誰記憶。
玉樹那得花,金蓮去無跡。
興亡更六朝,濺血幾飛鏑。
重瞳飛上天,毰毸避矰弋。
何年覧德輝,古榜猶可識。
父老無由詢,殘碑少遺刻。
空余吊古涕,自對斜陽滴。
落木驚高秋,旅食念行役。
含羞古祠花,青蘂未堪摘。
云山不著腳,佳節似可惜。
一嘯百尺臺,往趁凌風翮。
群山如玉玞,千古圍故國。
孤城打寒潮,往事誰記憶。
玉樹那得花,金蓮去無跡。
興亡更六朝,濺血幾飛鏑。
重瞳飛上天,毰毸避矰弋。
何年覧德輝,古榜猶可識。
父老無由詢,殘碑少遺刻。
空余吊古涕,自對斜陽滴。
落葉讓人驚覺高秋已至,旅居他鄉為公務奔忙,思念著行程。古祠中的花含羞待放,青色花蕊還不宜采摘。云山高不可攀,如此佳節似乎有些虛度。在百尺高臺上一聲長嘯,仿佛要乘風展翅而去。群山如美玉環繞,千古以來守護著故國。孤獨的城池被寒潮拍打著,往事有誰還記得呢?昔日的繁華如玉樹開花不再,金蓮舞的盛景也沒了蹤跡。六朝興衰更迭,多少鮮血伴隨著飛箭。重瞳的英雄已升天,像鳥一樣躲避著災禍。哪一年能再看到德政的光輝,古碑上的字跡還能辨認。卻無法向父老打聽往事,殘碑上也少有遺刻。只留下憑吊古跡的淚水,獨自對著斜陽灑落。
落木:落葉。
旅食:旅居他鄉的飲食生活。行役:因公務而跋涉在外。
青蘂:青色的花蕊。
玉玞:似玉的美石。
玉樹:可能指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花》,代指亡國之音。
金蓮:南齊東昏侯讓潘妃走在金制的蓮花上,稱“步步生蓮花”。
重瞳:指項羽,傳說項羽眼睛有兩個瞳孔。
毰毸:形容鳥羽松散。矰弋:系有絲繩的箭,此處指災禍。
覧德輝:看到德政的光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對六朝興亡的感慨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古跡時,面對歷史的滄桑變遷,結合自身漂泊的經歷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動蕩不安,引發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登鳳凰臺所見之景,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眼前景與歷史事相結合,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區子曠代士,平居嗟道微。夜闌摩寶鋏,舞罷接晨暉。偶墨世人外,雄譚多士違。書成委塵篋,客過每扃扉。
杏花臺上月華新,見月長思花下人。今夜莫孤花月意,明朝風雨又殘春。
方床藤枕夢蘧蘧,睡足高堂樂有馀。茶乳泛甌香篆息,明窗重理讀殘書。
巉巖萬仞渺云端,縱屐憑陵天半看。似有昆崙衣羽客,欲尋東岳洗頭盤。行行懸壁躋峰易,去去迷煙出路難。衣履翩然空里舉,疑君拾得玉瑯玕。
母寒裁復裈,兒寒持熨斗。隆冬天雨霜,清苦徒相守。偕隱似綿山,躬耕無谷口。今朝逢令辰,何以介眉壽。鑿冰取嘉魚,采蘭為肥牡。堂堂予處子,被褐懷瓊玖。不義如浮云,豈足娛諸舅。
世人裙虱盡能訛,笑倚青萍意獨多。試問剸諸那得似,毗耶城內古維摩。
白日歸來皆有意,平生事了最為難。可憐萬頃煙波色,只屬天隨醉眼看。
誰測元奇一罅中,不煩更斧碧流通。石藏水脤坤為母,池仰膏施坎是童。玉齒生甘還惜嫩,花瓷盛白更疑空。蒙泉翻卻睢曇義,酥酪醍醐遜化工。
秋水已荒池館,墨巢拚貯風流。二分明月記揚州。亦是文章太守。未放千燈照眼,先教一醉扶頭。蜀岡高韻好賡酬。曾拜生朝歐九。
秦人當日避風煙,自種桑麻老洞天。綠竹橫溪雞犬靜,不知門外漢山川。
謂子高衿者,經時棲鷲林。舊能談德觀,茲復撰文心。眺處青山郭,閒來綠水琴。何期芳醑載,江國共游臨。
港凈千尋碧,峰回兩岸青。鷺飛煙漠漠,猿嘯竹冥冥。雞犬聞聲地,云霞蔽隱扃。桃源疑此是,時復問漁舲。溪山美有馀,自古神仙宅。筑室隱宣平,題詩來李白。至今負薪人,間是餐霞客。不向此尋真,飄蓬端可惜。萬山回合處,蔥郁釣臺峰。道義高千古,簟瓢敵萬鐘。羊裘甘寂寞,鳳闕肯從容。勿謂狂奴態,清風激懦庸。草木紛紛落,江山正薄寒。云藏桐子宅,波急沈郎灘。回首家林遠,多愁革帶寬。青楓知客恨,涂血點林巒。觀山如走馬,倏忽千群過。水從云際來,舟疑天上坐。羈孤猿失群,往復蟻旋磨。五韻寫中腸,悲詞成楚些。
侵晨白鶴洞,日午黃牛灘。其自東來雨,難堪暮出關。高檣淹逆水,容與復西還。遲汝偕吾道,明朝發荔灣。
棄形如遺但養神,阿兄爛醉梨園春,人百撼之耳不聞。何物女子乃獨醒,徑來窮山臥白云,不見漁陽胡馬塵。
日暮逢君在路歧,短藜臨水立斯須。休言江上相思否,今夜月明君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