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后并得陶杜二集
少陵有句皆憂國,陶令無詩不說歸。
常恨兩翁埋槁壤,頓驚雙璧墮窮扉。
風催錦里花枝少,草長江南豆葉稀。
自古高才多寂寞,遺編讀盡淚頻揮。
少陵有句皆憂國,陶令無詩不說歸。
常恨兩翁埋槁壤,頓驚雙璧墮窮扉。
風催錦里花枝少,草長江南豆葉稀。
自古高才多寂寞,遺編讀盡淚頻揮。
杜甫的詩句都飽含著憂國之情,陶淵明的詩沒有不表達歸隱之意的。常常遺憾這兩位詩人已埋于黃土,忽然驚喜地得到他們的詩集如雙璧落入我這貧寒之家。狂風催落了錦里的花枝,江南的豆葉也因草長而顯得稀疏。自古以來才華出眾的人大多寂寞,我讀盡他們的遺作常常淚水頻頻揮灑。
少陵:指杜甫,杜甫曾居少陵,自號少陵野老。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槁壤:指黃土,這里指死亡。
雙璧:指陶、杜二人的詩集。
錦里:代指杜甫居住的成都。
此詩創作于戰亂之后,詩人在亂世中得到陶、杜二集。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可能在經歷戰亂后心境凄涼,得到兩位詩人的詩集,引發了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杜甫和陶淵明的崇敬與惋惜,以及對高才寂寞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用典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后人對陶、杜詩歌價值的認可與推崇。
三腳驢子弄蹄行,
步步蓮華襯足生。
堪笑草中尋覓者,
不知芳樹囀新鶯。
群峰炫蒼翠,變化非一顏。我屋蒼翠中,真可忘其年。
但觀心似云,豈知身在山。清機發深省,谷響為吾宣。
微云度秋河,細雨不成陰。幽人望明月,一葉下空林。
撫景生太息,涼飆動商音。因觀巖上松,證我歲寒心。
醉飲寒窗慣擊鮮,
扶頭岌岌似乘船。
賡酬磊落成佳致,
糠秕誰令輒在前。
春事日以闌,暑陰正清美。
拖筇入林下,秀綠照衣袂。
盧橘梅子黃,櫻桃桑椹紫。
荷依浪花顫,筍破苔色起。
風日收宿陰,物色有新意。
鄰曲知我歸,爭來問何似。
病惱今有無,加飯日能幾。
掀髯謝父老,衰雪已如此。
故國不可到,春風吹閉門。
云移峰頂寺,花落雨中村。
事簡人過少,山深褐自尊。
無書傳子弟,耕鑿任乾坤。
燭龍爛熳琥珀濃,香衱水鳳窈窕同。花幡蕩搖亦時愛,虬膏金燼羅袂紅。
誰知有恨在河陽,夢殢遙尋蝶浪長。初聞楊柳咽存風,紫燕黃鸝乍相向。
吳歈铞瑟是愁時,綺窗深守更惆悵。朝傳相見在填河,夕說黃姑宿天上。
研思密跡非無情,桃花江壁何為心。玉釵羅袖月已晏,侍君芳寢那不亂。
瓊珰翠羽還相憐,愁裊不來魂欲斷。無端忽是恨金閨,烏臼風吹意巳怨。
一晨兩晨猶未忘,五宵六旦勢將變。擁爐細語君不聞,游絲雜霧誰能念?
朱簾芳映空玲瓏,君面繇來妾不見。可憐無數見時心,一旦蟬娟誤棄捐。
妾還南浦君還東,此夜相思君負儂。蕩子春心非一端,秦川漳水何時逢?
知君已作長干人,長下一去多秋風。江頭游女弄明月,蘭澤銀膏有時歇。
何如長作一心人,白頭至死不相絕。攬君江上舊時書,濕濕紅綸飄鯉魚。
豈無金管愁清心,亦知永夜嬌無數。倚闌此左是誰家?青漆樓西蘇小路。
錢塘花月最可憐,滿口荒涼鎖深霧。只有回心與懊儂,黃昏日暮聞空啼。
回身不見桃花絲,獨向胭脂淚如雨。
銀燭生花漾翠屏,
桃枝扇底玉瓏玲。
一雙同應天邊宿,
郎是郎官妾小星。
煮茗佐清歡。任嚴霜,戶外寒。未應青眼摩挲倦。
年光漸闌。瑤琴自彈。鮫珠祇向心頭咽。
奮飛難。翻憎歸雁。嘹唳過云端。
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邦遠更延。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故家喬木盤根大,新出猗蘭奕葉鮮。上下相承同紀載,三千年后萬千年。
郡莆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存孤實抗回天義,報國常攄貫日忠。德潤豐姿人有異,光增譜牒世無同。古今紀載難窮盡,一代強如一代隆。
一雨添花作地衣,傷春春不見,夢依稀。
吳蠶猶續去年絲,相思老,休織斷腸詞。
酒醒昔游非,西園題恨處,幾斜暉。
扁舟心事白鷗知,清風過,長掃竹間扉。
入望嵐光向晚收,仙槎河漢路悠悠。
長招海上青山醉,肯厭人間白日留。
萬里風云隨去住,一身天地共沉浮。
雪中搜遍江南景,先遣梅花寄隴頭。
五字酬君詩百篇,知音免負伯牙弦。
淹留子賤彈琴地,悵望蘭成射策年。
術到仙真皆羽化,師無前敵在中權。
古今風雅人多少,名下聲華不浪傳。
南樓健目略江皋,淅蔌風沙響鬢毛。
草色不隨壕岸斷,柳梢恰與女墻高。
碧幢紅旆三邊帥,羽扇綸巾一世豪。
坐上捷書來獵獵,官軍破賊戰方鏖。
紫玉雕歌扇,紅綃織舞裙。
年華小小貌真真。錦字寫雙文。
花蕊當窗見,蘭香隔座聞。
莫愁春信夜來分。入夢有朝云。
柳色初黃花未飛,春光正好又言歸。
客囊羞澀惟詩卷,故里荒涼剩竹扉。
廡下賃舂身欲老,江邊把釣事全非。
可知去住皆無著,莫怪臨歧淚共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