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書事
三載臥山城,閑知節物情。
鶯多過春語,蟬不待秋鳴。
氣嗽因寒發,風痰欲雨生。
病身無所用,唯解卜陰晴。
三載臥山城,閑知節物情。
鶯多過春語,蟬不待秋鳴。
氣嗽因寒發,風痰欲雨生。
病身無所用,唯解卜陰晴。
在這山城臥病三年,閑暇中了解了節氣物候的情狀。黃鶯多在春天過去時啼叫,蟬兒還沒到秋天就開始鳴叫。氣喘咳嗽因為寒冷發作,風痰在將要下雨時滋生。我這病體沒什么用處,只懂得占卜天氣陰晴。
三載:三年。
節物:節氣和物候。
氣嗽:氣喘咳嗽。
解:懂得。
詩人可能因某種原因在山城臥病三年,在這期間,他通過觀察身邊的節氣物候變化和自身病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心境或許是無奈且感慨的。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病中無奈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平實語言寫生活瑣事。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去蜀初游楚,吾方十二三。無成今長大,送汝不勝慚。
惜無機錄水淙淙,天籟仙音送曉風。最是溪清清到底,秋高瀉碧不流紅。
淺水堪躍足,卑枝可結巢。水淺波浪少,枝卑風不高。魯連辭齊組,東海何囂囂。商鞅傾秦寵,法令自煎熬。
重華邈不作,大道日以隱。鳳鳥每高翔,麒麟擺羈引。志士悲時運,光跡若電泯。臨淵漱珠水,棲山拾云菌。縱身天路上,謝彼世涂窘。乘化游無窮,萬劫不復盡。
小說無端漫五車,流傳繆處盍刊磨。杜陵堪笑還堪惜,吟到佳期奏雅多。
秋晚庭東,漸飛起、幾片尋常枯木。叢桂猶自添霜,徒憐冷香宿。因此夜、無心惹夢,只看了、白衣如玉。二十馀年,藏身楚雨,誰管塵俗?且還說、休問浮生,任依舊、伊人共吹竹。曾入酒深愁緒,盡參差哀曲。歸去也、非狂易醉,散發時、莫與重束。守著黃菊枝前,但隨風逐。誰卷西風,帶長夜、但見蘆花零落。因念霜月流光,江干小舟泊。雖亂葉、難題一字,卻多了、雁云重托。野菊橋頭,青衣淡薄,堪奈秋惡。已無意、將失閒心,為多少、今宵憶關洛。同是自迎悲處,換荒洲如壑。何必問、煙波幾許,怎叫人、獨語離索?不過吹咽寒聲,夢中纏著。惆悵都門,晚風里、寂寂長臨殘日。教說多少心情,聲聲到村笛。憐舊曲、終隨菊老,漸忘了、有人明白。昨夢如非,君知矣已,何苦尋得?但拼著、乘醉歸來,盡依舊、將詩做催客。煙雨一生吹過,自聽他平仄。平仄里、吾心不見,卻可憐、影入風側。縱是清唱新詞,只言秋色。含醉呼之,倚風起、送我明湖秋月。知是秋到濃時,清愁共輕別。曾記得、心經一世,到今夕、白帆初結。此意誰同,蘆花遍野,還否堪折?莫重聽、多少寒聲,任長夜、深深夢魂歇。無奈淡黃衫上,有霜痕難滅。添在了、汀沙跡外,向路途、寫滿癡絕。不盡千里人間,棹歌三疊。難耐深寒,看煙水、掩沒關河山塔。吹冷千里繁華,西來肅風颯。裝點到、塵埃古道,卻今昔、一番閑踏。魏晉殘碑,明清帝闕,誰說前業?便依約、重聽功歌,也當是、成灰后馀劫。何況往來紅日,已天中承乏。惟草木、春秋自解,不必人、告令王法。作盡濃翠深黃,用心回答。
雨后郊原小杖藜,行人相語各伸眉。即今極目如云稼,曾是蝗蟲蓋地皮。
采蓮復采蓮,盈盈水中路。鴛鴦觸葉飛,卸下團團露。
金烏隱隱門前樹,悴葉無聲泣殘露。瑤沼芙蓉空復情,花落花開等閒度。昔日高樓仙樂新,鳳笙龍笛娛青春。今日凄涼變園榭,惟覺秋風愁殺人。始信榮落如轉轂,西鄰歌笑東鄰哭。
宦轍東西未得還,十年飛夢繞家山。一時勝會非良偶,半世浮名總是閑。幽境會心詩里寫,野花隨意醉中攀。君恩早晚容歸老,準擬常依水竹間。
孤鳴思滄海,矯翮避虞機。怨別凄琴曲,淩風散舞衣。五里雖回顧,千年會欲歸。寄語雷門鼓,無復一雙飛。
忻逢空谷竟忘年,回首鸞溪在目前。閱世暫浮滄海遠,避人終逐草堂偏。凋傷骨肉難為老,俯仰云山只是禪。千里肯同牛糞火,數行應為巨靈先。
十月祈連三尺雪,孤軍萬里防邊敵。鼓鉦不動馬停嘶,北風吹凍衣裳裂。元戎怒奮黃金戈,夜移苦戰臨交河。海云漠漠關月黑,道傍死骨何其多,主恩未報將奈何。
千山入窈冥,萬壑助泠泠。鳥道春元合,龍宮夜不扃。摩云峰展纛,擲火帝流鈴。倦引投枝易,寒驚灑面醒。更衣朝紫極,添篆讀黃庭。卻憶明朝路,峰峰洗更青。
去年憶我燕山北,此日送君西蜀游。便與□鴻帶書道,小塘新隱荻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