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縣丞墨牛
一牛飽臥春草綠,
一牛下坡引黃犢。
長安可笑人海中,
眼前見此三觳觫。
詩翁老去饑滿腹,
歸把春犁豈非欲。
人生所愿能幾何,
百畝良田一牛足。
一牛飽臥春草綠,
一牛下坡引黃犢。
長安可笑人海中,
眼前見此三觳觫。
詩翁老去饑滿腹,
歸把春犁豈非欲。
人生所愿能幾何,
百畝良田一牛足。
一頭牛吃飽后愜意地臥在春日的綠草地上,另一頭牛正下坡引領著小黃牛。可笑那長安城中擁擠的人群,眼前見到這三頭因勞作而戰栗的牛。詩人年老時腹中常感饑餓,歸鄉使用春犁耕作難道不是心中所愿?人生的愿望能有多少呢?百畝良田加上一頭牛就足夠了。
黃犢:小黃牛。
長安:此處代指繁華都市,或喻指紛擾的世俗生活。
觳觫(hú sù):因恐懼或疲憊而顫抖的樣子,此處形容牛勞作后的狀態。
詩翁:詩人自指。
春犁:春耕時使用的犁具,代指農事。
此詩為詩人觀黃縣丞所繪墨牛圖后所作。通過圖中牛的形態,結合自身‘老去饑滿腹’的處境,借畫抒懷,表達對歸耕田園的向往,反映了對簡單生活的滿足與對世俗紛擾的疏離。
全詩以墨牛圖為引,通過牛的閑適與勞作場景,對比都市喧囂,直陳‘百畝良田一牛足’的人生愿望,主旨鮮明。語言質樸無華,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深切向往與淡泊心境。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陸初來尚憶家。未肯將鹽下莼菜,已應知雪似楊花。
百歲才馀廿五年,任他修短且隨緣。英雄花月應同盡,莫向人間嘆逝川。
六歲過閩郡,書聲憶滿城。目盲今子夏,心醉昔延平。爾叔同游息,吾文愧老成。每分重席煖,相對一燈明。遠海乘桴意,高山伐木情。愿攜邛竹杖,往看離支生。辟掾青衫舊,趨庭綵服輕。為言穿木榻,亦未厭藜羹。寶瑟留飛雁,蘭舟及囀鶯。佩懷湘渚贈,綬向會稽迎。去去江云濕,飄飄鳥霧清。重來知有意,時我已歸耕。
不慣山中夜月寒,滿窗樹影蘚花乾。移床近壁不敢臥,恐是龍蛇之屈蟠。
污茵馭吏習邊方,阿保宮人畏霍光。丞相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陰陽。
一錫東歸雪正深,孤峰片月助禪心。道門亦有參方者,踏遍空花何處尋。
孫郎已老徐郎少,一日婁江逢二妙。趙家白壁總連城,海上明珠雙照耀。孫郎發短垂六旬,徐郎三刖仍干秦。余亦狂歌稱隱淪,虎溪相別成大笑,滿眼人間失意人。
三品南金禹貢陳,九流清鑒待方甄。關門天地從來闊,青眼相看得幾人。
客游九龍岡,道出白虎嶺。拄杖諳獨登,煎茶汲僧井。歌客寡儔匹,歷覽思彌耿。昆礏抵烏鵲,燕金擲蛙黽。差將第一義,喻彼山下礦。坡公詩家豪,性具佛勇猛。山川與筆力,神鬼助奔騁。搜冥百怪窮,吊冢孤鶴哽。寧容溝澮雨,汪洋敵千頃。情深事偶從,魂在骨未冷。寒泉兼古木,籠絡歸雋永。盤陀延小酌,反照藉馀景。誓須浮海航,回望孤塔影。名不系除書,山林恣參請。
酒圣卯時歡,此語聞樂天。安用苦了了,白日供憂煎。浮世本幻妄,空花電露然。人間無實事,惟醉庶幾焉。
倚樓目斷暮江邊,約定歸期夜不眠。香篆有煙燈有暈,笑移針線向床前。
馬上雞聲黃葉村,擁衾人臥閉柴門。征裘塵土休煩洗,留取燈前看涴痕。
平生賀老慣乘舟,騎馬風前怕打頭。欲問君王乞符竹,但憂無蟹有監州。
兒女傾城為送迎,老夫感涕欲縱橫。達材成德真吾黨,愿汝同揚一世名。
《禹貢》收浮磬,堯階望矞云。自天承雨露,拔地起絪缊。擊拊磬音合,衡從玉兆分。巨鰲三島力,威鳳九苞文。辨位資乾坎,為山填幅員。固知興寶藏,不假運神斤。書帙侵春潤,香爐借宿薰。煙光晴冉冉,波影晝沄沄。融結由元化,登崇荷圣君。瑞于龜出洛,重若鼎來汾。柱立尊皇極,磐安廣帝勛。詎云陳秘玩,因愿獻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