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雨霽再陪徐使君登秋浦樓
細雨愁云特地晴,
重來水秀復山明。
江風吹面滄波動,
嵐氣侵衣翠潤生。
南浦落帆催畫角,
麗譙殘照滿雙旌。
未知九日齊山會,
樽酒何人與共傾。
細雨愁云特地晴,
重來水秀復山明。
江風吹面滄波動,
嵐氣侵衣翠潤生。
南浦落帆催畫角,
麗譙殘照滿雙旌。
未知九日齊山會,
樽酒何人與共傾。
細密的雨絲和愁慘的云靄特意放晴,再次登臨秋浦樓,只見山水重新顯得靈秀明麗。江風拂面而來,翻動起青色的波浪;山間霧氣浸潤衣衫,翠色的濕潤氣息撲面而來。南浦邊歸帆落下,催促著畫角吹響;壯麗的譙樓沐浴在夕陽中,雙旌被映照得鮮明。不知九月九日齊山的登高聚會,到時會有誰與我共飲這杯中的酒呢?
雨霽:雨過天晴。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此處指徐姓地方官員。
南浦:南面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繪,發聲凄厲。
麗譙(qiáo):壯麗的城門樓,代指秋浦樓。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儀仗旗幟,此處指樓前的儀仗。
九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齊山會:用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典故,指重陽登高聚會。
樽酒:酒杯中的酒。
詩約作于重陽節前(九月二十三日),時雨過天晴,詩人陪同徐使君再次登臨池州秋浦樓。池州齊山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故地,詩人觸景生情,由當前雨霽之景聯想到即將到來的重陽聚會,寫下此詩。
此詩以雨霽登樓為線索,描繪山水明麗、江風嵐氣等景,后轉寫落帆畫角、殘照雙旌的黃昏之景,尾聯借重陽齊山會的典故,表達賞景之樂與對雅集的期待。全詩情景交融,語言清新,對仗工穩,是宋代登臨詩的典型之作。
三百年間,青史幾多人物,俱委埃塵。獨先生斯世,煉氣成神。將我一支丹桂,換他千載青春。岳陽樓上,紗巾羽扇,誰識天人。 千山短褐,掬水擎花,為君增祝靈椿。遙想望、吹笙坐殿,奏舞鸞裀。鳳馭云帲不散,碧桃紫李長新。愿分馀瀝,九霞光里,相繼朝真。
遠山一帶,溯晴空、極目天涯浮白。楓落鴉翻談笑處,不覺云濤橫席。酒病方蘇,睡魔猶殢,一掃無留跡。吳帆越棹,恍然飛上空碧。長記草賦梁園,凌云筆勢,倒三江秋色。對此驚心空悵望,老作紅塵閑客。別浦煙平,小樓人散,回首千波寂。西風歸路,為君重噴霜笛。
眾綠如生如羽葆。池光搖漾連汀草。紅杏已無春意鬧。風致好。水中三嶼如三島。荷葉如錢蒲裊裊。石渠靜聽泉聲小。從此圭塘時檢校。停短棹。柳陰高唱漁家傲。
淡妝素服更纖濃。清致不須紅。佇目畫橋東。一掃盡、人間冶容。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飛出廣寒宮。天亦為詩翁。把好景、都移此中。
鴻雁翩翩云路杳。蘆花如雪迷紅蓼。荷葉不禁風雨倒。秋意早。詩懷清似霜天曉。獨掩柴扉誰得到。高臺日暮宜瞻眺。清致日多塵事少。歌古調。新聲移入漁家傲。
疊嶂浮嵐。澄江拖練,遠浦歸帆。橙蟹分甘,莼鱸專美,露酒霜柑。登高聊憩禪庵。采菊蕊、茱萸滿籃。丹桂飄香,芙蓉弄色,好個江南。
屈指顰眉嘆歲華,總將心事付琵琶。 不堪彈到關心處,蝴蝶雙飛上鬢花。
云柚如嵐。月池通港,畫舫無帆。細葛春纖,摘來盧橘,香賽溫柑。荷亭柳榭松庵。更奇品、花盆果籃。夢想飛觥,水晶宮里,好個江南。
紛紛雨竹翠森森,點點風花落綠陰。 貧恨苦吟窮寞寞,亂愁牽斷夢沉沉。 昏昏嶺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閑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山霽無嵐。尋幽有屐,不用張帆。樂事關心,良辰修禊,元夜傳柑。芳郊隨處行庵。聽騶導、擔花幾籃。洲渚凝妝,笙歌歸院,好個江南。
萬木凋零巖壑峭。一機消長觀天道。松竹園亭時一造。誰敢誚。敲冰煮茗供談笑。自負平生心矯矯。三閭何事形容槁。琴到無弦誰與操。懷我寶。相逢且賦漁家傲。
四壁空圍恨玉,十香淺捻啼綃。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無書又到。 別后釵分燕尾,病馀鏡減鸞腰。蠻江豆蔻影連梢。不道參橫易曉。
自筑書臺讀五車,錦屏千疊護殘霞。 何年云雨池中物,終古河山客里家。 松下巖泉猶帶墨,風前木筆漫生花。 夕陽無限遲回意,空對高僧問《法華》。
嶺松歲古欲無根,水石秋深未有痕。 無限好山將不去,又依帆影過前村。
垂楊影里殘紅。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鴉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