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德莊送別 其二
烏帽前頭沒馬塵,
個中元自不無人。
風流公是習主簿,
文字我慚陰子春。
此日定交真有意,
一生吊影復誰親。
相從又失秋來約,
已結茅椽著病身。
烏帽前頭沒馬塵,
個中元自不無人。
風流公是習主簿,
文字我慚陰子春。
此日定交真有意,
一生吊影復誰親。
相從又失秋來約,
已結茅椽著病身。
烏帽前方被馬揚起的塵土遮蔽,這其中原本并非沒有賢能之人。您風流倜儻如同東晉的習主簿,我的文才卻慚對南朝的陰子春。今日定交確實心意真誠,一生孤獨又有誰能親近?又錯過秋日相聚的約定,我已搭建茅屋安置病體。
烏帽:黑色帽子,古代男子常戴的便帽。
沒馬塵:被馬揚起的塵土覆蓋、遮蔽。
習主簿:指東晉習鑿齒,曾任荊州刺史桓溫的主簿,以風流才辯著稱。
陰子春:南朝梁文人,《南史》載其“善言理,性清約”,此處代指有文才者。
定交:確定交誼,結為朋友。
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獨無依。
茅椽(chuán):用茅草覆蓋的屋頂,代指簡陋的居所。
此詩為次韻酬答友人德莊送別之作。“次韻”指按原詩韻腳和用韻次序唱和,推測創作于與德莊分別之際。詩中“已結茅椽著病身”暗示作者當時或抱病隱居,故于送別時更感友情珍貴與自身孤獨。
全詩圍繞送別展開,前半贊友人風流文才,自謙才疏;后半嘆定交難聚、病體孤獨,情感真摯。既體現文人交游的雅趣,又流露亂世中對知己的渴求,語言平淡而意蘊悠長。
璧月瓊枝不復論,秦淮半已掠荒榛。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臨春閣上魂。
盈虛天道本如斯,重駕星橋豈所思。百歲幾回逢此夕,一秋翻遣再相離。機絲世上無馀巧,瓜果階前漫有期。開府清新徒作賦,賴君為補閏秋詩。
體牧一何謙,縣譜洵云美。浸匯九流識,具毳群芳理。將心孝肅堂,寄口瀝湖水。勞血為田疇,沖醇敷子弟。何處折哀弦,桐鄉有垂祀。
太原城頭雨大作,疾風吹雨垂天幕。驅車大笑出城南,一路昏黑動心魄。晉祠都在蒼茫中,階下汪汪成水泊。停車同向門前過,脫履清涼走赤腳。風光澹蕩一時奇,漫天煙水籠池閣。雨中秋色何蕭疏,衰柳枯楊齊搖落。庭中古柏獨蒼蒼,如龍騰飛云相托。唐叔圣母望儼然,巍巍猶是舊廟廓。想像教化蔚人文,三千年來傳脈絡。我家巴渝萬里遙,甕山勝跡曾有約。豈因天變即相違,沖雨踏波神自若。儕輩生性遠圣賢,何況圣賢亦寂寞。不如臨風一曲歌,飄然來去若野鶴。人生難免雨復風,遇寵不驚辱不諤。回看晉祠雨正狂,請從此中識真樂。
發白猶敧旅枕,溪深未掛煙莎。往來苕霅意如何。應有輕鷗笑我。細算年來活計,只消一個漁舟。金魚無分不須求。只乞鱸魚換酒。
君擇臣使,臣擇主從。舍彼虺蝮,來依真龍。西伐南征,老志愈烈。銅柱高標,人仰英杰。
有子何蕃似,懸知母訓賢。市賒留客酒,鄰貸買書錢。苦過蓮心后,甜回蔗境邊。一朝風木憾,誰與問蒼天。日與夫人子,相隨若弟兄。羨渠猶有母,使我欲無生。未病思求藥,方餐念遺羹。此情今已矣,淚雨待同傾。
寒玉籠紗薇露涴。胭脂露浥芙蓉朵。光斂螭唇珠穟火。云乍過。奩波浸月青天墜。霧鬢風鬟相背坐。替描花樣添閨課。待解嬌嗔無計可。蓮房顆。是甜是苦真難唾。
桂枝折得應培樹,云路將鋤好照心。只是平常賢圣理,也須仔細學人尋。月光午夜天河滿,花氣三春地脈深。從此金門一獻賦,喜看聲譽動詞林。
從來退士偏憐菊,見說君家品最奇。欲挈一壺來就賞,不知何日是開時。
生魄輪將滿,春庭虛白多。樹深棲鵲靜,霧散舞鸞歌。古色諒如此,宵懷悄奈何。孤舟看定好,勿使有風波。
青蓋作竟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胡虜殄滅天下復,風雨時節五谷熟。長保二親得天力,傳告后世樂無極。
手題頂骨數珠,腰懸生鐵戒尺。走遍南閻浮提,要與英雄結識。
淅淅秋風吹雨來,自憐樗散未須培。水邊白鳥背人去,霞外青山待我回。抱病江湖長對酒,側身天地數登臺。故園只在扁舟上,三徑黃花萬樹梅。
畫堂昨夜愁無睡,風雨凄凄,林鵲爭棲,落盡燈花雞未啼。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說情迷,玉箸雙垂,祗是金籠鸚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