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望青山
世間尤物如異人,青山不入諸山群。晚來濃翠欲成滴,雨后數鬟高切云。
人言茲山下埋玉,太白祠扉落巖谷。至今樵牧無斧斤,余潤油然歸草木。
往歲小生來酹公,秋山未霜葉尚綠。是時落日在屋梁,仿佛如照公眉目。
今我不樂湖水濱,青山到眼無朝昏。更欲再拜望拱木,公已乘鸞上天門。
帝鄉渺渺不知處,誰能為我招清魂。死生夜旦何足道,不敢復作湘累文。
世間尤物如異人,青山不入諸山群。晚來濃翠欲成滴,雨后數鬟高切云。
人言茲山下埋玉,太白祠扉落巖谷。至今樵牧無斧斤,余潤油然歸草木。
往歲小生來酹公,秋山未霜葉尚綠。是時落日在屋梁,仿佛如照公眉目。
今我不樂湖水濱,青山到眼無朝昏。更欲再拜望拱木,公已乘鸞上天門。
帝鄉渺渺不知處,誰能為我招清魂。死生夜旦何足道,不敢復作湘累文。
世間珍貴的事物如同奇異之人,這青山不與其他山巒同列。傍晚時分濃郁的翠色仿佛要滴落,雨后群峰如女子發髻高接云霄。有人說此山下埋藏著寶玉,李白祠廟的門扉掩映在巖谷間。至今樵夫牧民不持斧斤砍伐,山間濕潤滋養草木生長茂盛。往年我曾來此以酒祭奠先生,秋山未降霜時樹葉尚青。那時夕陽照在屋梁之上,恍惚間仿佛映出先生的眉目。如今我在湖邊悶悶不樂,青山終日在眼前卻無心觀賞。想要再拜望先生墓前樹木,先生已乘仙鸞升入天門。天帝居所遙遠不知何處,誰能為我招回先生的清魂?生死不過晝夜交替不足掛齒,我不敢再寫如屈原般的哀婉詩文。
尤物:珍貴奇異的事物。
數鬟:形容雨后青山如女子發髻般層疊。
酹公:以酒祭奠先生,此處“公”或指李白(因后文提及“太白祠”)。
拱木:墳墓上的樹木,《左傳》有“爾墓之木拱矣”,代指墓地。
乘鸞:傳說仙人乘鸞鳥飛升,此處指離世成仙。
湘累:指屈原,因投湘水而死,“累”為“縲”的通假,指受屈而死的人。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游覽與李白相關的青山勝地時。詩中提及“太白祠”,推測與紀念李白有關。雨后山景觸發詩人對李白的追思,結合自身今昔境遇(往歲酹公與今日不樂),寫下此篇以寄懷。
全詩以雨后望青山為線索,由山景起興,追憶往歲祭奠李白的情景,感慨今昔變遷與生死永隔,情感深沉真摯。詩中融合自然描寫與人事追憶,既展現青山之奇,更突出對先賢的追思,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懷人之作。
間世星郎夜[宴]時,丁丁寒漏滴聲稀。
琵琶弦促千般語,鸚鵡杯深四散飛。
遍請玉容歌白雪,高燒紅蠟照朱衣。
人間有此榮華事,爭遣漁翁戀釣磯。
不覺年華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見故交梳白頭。
雖道了然皆是夢,應還達者即無愁。
破除生死須齊物,誰向穹蒼問事由。
都緣聲價振皇州,高臥中條不自由。
早副急征來鳳沼,常陪內宴醉龍樓。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必恐借留終不遂,越人相顧已先愁。
定擬孜孜化海邊,須判素髪侮流年。
波濤不應雙溪水,分野長如二月天。
浮客若容開荻地,釣翁應免稅苔田。
前賢未必全堪學,莫讀當時歸去篇。
云霞水木共蒼蒼,元化分功秀一方。
百里湖波輕撼月,五更軍角慢吹霜。
沙邊賈客喧魚市,島上潛夫醉筍莊。
終歲逍遙仁術內,無名甘老買臣鄉。
日烏往返無休息,朝出扶桑暮卻回。
夜雨旋驅殘熱去,江風吹送早寒來。
才憐飲處飛花片,又見書邊聚雪堆。
莫恃少年欺白首,須臾還被老相催。
功成猶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塵。
只用篇章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鈞。
金章照耀浮光動,玉面生獰細步勻。
歷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雖展縣圖如到縣,五程猶入縉云東。
山間閣道盤巖底,海界孤峰在浪中。
禮法未聞離漢制,土宜多說似吳風。
字人若用非常術,唯要旬時便立功。
下馬政成無一事,應須勝地過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羅繡擁來金谷園。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門。
常聞大廈堪棲息,燕雀心知不敢言。
世途擾擾復憧憧,真恐華夷事亦同。
歲月自消寒暑內,榮枯盡在是非中。
今朝猶作青襟子,明日還成白首翁。
堪笑愚夫足紛競,不知流水去無窮。
異境永為歡樂地,歌鐘夜夜復年年。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殘霞落酒邊。
雖向檻前窺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直須分付丹青手,畫出旌幢遶謫仙。
直緣多藝用心勞,心路玲瓏格調高。
舞袖低徊真蛺蝶,朱唇深淺假櫻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慙不及琵琶槽。
禹祠分首戴灣逢,健筆尋知達九重。
圣主賜衣憐絕藝,侍臣摛藻許高蹤。
寧親久別街西寺,待詔初離海上峰。
一種苦心師得了,不須回首笑龍鐘。
寒莎野樹入荒庭,風雨蕭蕭不掩扃。
舊徑已知無孟竹,前溪應不浸荀星。
精靈消散歸寥廓,功業傳留在志銘。
薄暮停車更凄愴,山陽隣笛若為聽。
嚴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為見雪時。
坐上弄嬌聲不轉,尊前掩笑意難知。
含歌媚盼如桃葉,妙舞輕盈似柳枝。
年幾未多猶怯在,些些私語怕人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