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元素見寄二首 其二
人間何處不蘧廬,匹馬來游偶束書。
晚歲光陰頻入夢,雁來消息莫相疏。
淮南乘興非關米,筯下烹鮮喜有魚。
避地偷生落閑處,功名無復似包胥。
人間何處不蘧廬,匹馬來游偶束書。
晚歲光陰頻入夢,雁來消息莫相疏。
淮南乘興非關米,筯下烹鮮喜有魚。
避地偷生落閑處,功名無復似包胥。
人間哪里不是暫時棲息之所,我匹馬出游還偶然帶著書。晚年的時光常常在夢里出現,大雁帶來的消息可別再疏落。到淮南游玩是乘興而為并非為了米,筷子下烹煮鮮魚令人歡喜。我躲避亂世茍且偷生置身閑處,功名之事再也比不上包胥了。
蘧廬:旅舍,這里指人生如旅。
束書:捆扎書籍,指攜帶書籍。
淮南乘興:用王子猷雪夜訪戴的典故,指乘興而行。
筯:同“箸”,筷子。
包胥:指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曾為恢復楚國建立大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此詩可能作于他被貶或閑居時期,當時社會政治環境復雜,蘇軾經歷諸多波折,心境較為復雜,既有對時光的感慨,又有看淡功名的豁達。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晚年看淡功名、避世偷生的心境。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蘇軾的詩作中,體現了他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思想轉變,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神龍無尺木,反為螾蟻陵。 芳蘭生匝墻,亦隨蕭艾零。 小人甘齪齪,安知楹與莛。 黃鐘奏鏗戛,反謂蟲鳥鳴。 神物不可侮,侮之見精靈。 君看百丈湫,怒蛟誰能罾。
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 請看今日酬恩德,何似當年為愛鵝。
積玉堆金官又崇,禍來倏忽變成空。 五年榮貴今何在,不異南柯一夢中。
一樹瑤光裹雪痕,根移上苑玉溫黁。 迎風乍拭何郎粉,裛露新回素女魂。 縞袖飏空春晼晚,玉簫吹夢月黃昏。 香林寂寂疑無夜,姑射山頭許共論。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湖鼎丹成日,中天瑞鶴迎。 愁云迷帝幄,淚雨灑都城。 黼翣增摧割,龍輴忽啟行。 千官陪素仗,九殞欲無聲。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 一作:守著窗兒)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銷金獸 一作:消金獸)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