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古閣
勸君慎莫學為儒,令君甑釜生蟲魚。
啼饑號寒祇四壁,拄腹撐腸謾五車。
鄧侯種德如種木,千金買書書滿屋。
縹緲玉京十二樓,縱橫牙簽三萬軸。
鄱陽太守筆如椽,雄文大字青瑤鐫。
千載風流追峴首,名字永與羊公傳。
勸君慎莫學為儒,令君甑釜生蟲魚。
啼饑號寒祇四壁,拄腹撐腸謾五車。
鄧侯種德如種木,千金買書書滿屋。
縹緲玉京十二樓,縱橫牙簽三萬軸。
鄱陽太守筆如椽,雄文大字青瑤鐫。
千載風流追峴首,名字永與羊公傳。
勸你千萬不要去學做儒生,不然會讓你家的鍋甑都生出蟲魚。只能啼饑號寒,家中徒有四壁,即便讀了五車書也無濟于事。鄧侯積德如同種樹,花千金買書,書堆滿了屋子。藏書樓如縹緲的玉京十二樓一般,三萬軸書籍排列縱橫。鄱陽太守文筆如椽,用雄健的文章和大字刻在青瑤之上。其千載風流可追峴首的羊祜,名字將永遠和羊公一同流傳。
甑釜:做飯的鍋。
祇:只。
謾:徒然。五車:形容書多,出自《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鄧侯:文中指藏書之人。
牙簽:指書籍。
筆如椽:形容文筆雄健有力。
青瑤:美玉,這里指刻字的碑石。
峴首:峴山,羊祜曾在峴山游賞,有政績被百姓懷念。
羊公:指羊祜,西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讀書人的不同看法,有人認為讀書難以帶來實際的物質利益。鄧侯藏書的行為可能在當地有一定影響,作者有感于此,寫下此詩贊揚鄧侯積德和鄱陽太守的文化貢獻。
此詩主旨在于通過對比學儒的困境和鄧侯藏書、太守留名的事跡,強調文化積累和德行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對比鮮明,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化和德行的一種認知。
桐陰如水環階清,秋云壓住簾波平。碧空飛下一輪月,虛堂颯颯涼風生。
是誰剪出齊紈潔,素影團圞傲霜雪。半施彩筆半金針,烘出嬋娟真麗絕。
扇中美人好容華,贈扇人亦嬌如花。海棠姿態梅風格,壓倒群芳絕代夸。
感君宛轉云情重,未曾識面先承寵。一握綢繆寄合歡,攜來直當瑤華奉。
招涼徙倚綠窗前,望斷銀河渺渺天。寄語西風休報冷,秋涼忍向篋中捐。
鼉呿鯨吼,龍騰犀踏,胥江萬疊驚濤。沿水敗墻,臨風壞驛,千秋尚祀人豪。英爽未全凋。正綠昏畫幔,紅黦霞旓。太息承塵,我來還為拂蟏蛸。
城樓徑矗層霄。悵蘇臺碧蘚,相望岧峣。西子笑時,包胥哭后,霸吳入郢徒勞。颯沓響弓刀。算稽山越榭,今也蓬蒿。社鼓神弦,依稀疑和市中簫。
典刑還似魯人初,
四海衣冠歸坐隅。
涕落寒蕪嗟不見,
月明蟹井白云孤。
移將北斗過南辰,
兩手雙擎日月輪。
飛趁昆崙山上去,
須臾化作一天云。
一出金門奉紫泥,
孤燈日觀聽仙雞。
君看東海扶桑影,
高照長安玉殿西。
送君當此去,匹馬向東阿。夜淚燈前盡,春愁夢里多。
亂云過泗水,斜日下黃河。雖有遠游興,能無思薜蘿。
惜別意何長,鶯聲滿夕陽。殘碑問鄒嶧,遺殿吊靈光。
下馬多新店,逢人少故鄉。歸期須及早,莫待寄衣裳。
春風吹雨晝成昏,
蕭寺蕭條早閉門。
坐久行人更蕭瑟,
定傾老酒向何村。
寒蟬咽露沈疏柳,絡緯吟秋怨離婦。
江蘆瑟瑟動悲風,月明遠吠荒村狗。
蕭條無限玉關情,砧杵家家搗練聲。
碧山如夢橫千里,哀雁中宵尚獨征。
不會人間閑草木,預人何事管興亡。
三圣結同盟,
霸權吾獨攬。
壯哉自由神,
大聲破肝膽。
太和累洽慶櫜弓,專閫還推赫濯功。
裨益軍民資偉略,劑調文武在和衷。
拊循正及從容日,謀勇皆由訓練中。
元老旗常書茂績,雅歌應有穆如風。
粵東頻奏捷,驍銳并爭先。
丑虜孤城合,蝥弧匹馬搴。
定需堅壁壘,切勿恃樓船!
西路援兵下,胡為不肯前?
惠連此地掩郊扉,
為愛鄰家盡釣磯。
況是滄江秋色好,
隔原頻見鹡鸰飛。
九十春光半已拋。千紅萬紫放今朝。憐芳葉底鶯聲嫩,選艷枝頭燕舞嬌。
花下祝,酹香醪。系鈴護了更幡搖。好邀月姊多情照,忍逐風姨無賴飄。
兩戒山河剖析明,
歷分十二議尤精。
況逢燕國為刪潤,
可信千年說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