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時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宵偶同兩興暗合因而成詠聊以寫懷
陋巷掩弊廬,高居敞華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萬莖竹。
松前月臺白,竹下風池綠。
君向我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獨。
何必本主人,兩心聊自足。
陋巷掩弊廬,高居敞華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萬莖竹。
松前月臺白,竹下風池綠。
君向我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獨。
何必本主人,兩心聊自足。
狹窄小巷里掩著我破舊的房屋,高敞處是你華麗的住宅。新昌我家有七株青松,依仁你家有萬竿翠竹。松樹前的月臺一片潔白,竹林下的風池泛著綠波。你在我的書齋安睡,我在你的亭中歇息。我這一生有小小的志向,我們彼此都愛清幽獨處。何必在意誰是主人,兩顆心能相互契合就已滿足。
陋巷:狹窄的小巷。弊廬:破舊的房屋。
高居:高敞的居所。華屋:華麗的房屋。
微尚:微小的志向。
幽獨:清幽獨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崔十八相互投宿對方住處,兩人情誼深厚,在這一情境下,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志趣相投的欣喜。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烘托心境,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日常交游中的情感表達。
鏡湖圩岸,霽雨晴紗如幔。一棹搖萍,折幾荷花。辨嗅清幽,濕面花間露,并蒂香心捧回家。趣笑伊人妝膩,何如紅淡些。像那芙蓉,浴出清清水,不許俗塵隨便遮。
董晁大策無今古,曾據龍頭拜未央。天府帶頒腰覺重,露門茗賜齒馀香。麻詞一掃千言就,玉節三持萬里強。自是中朝人第一,更將威信憺要荒。
餌玉餐香,夢云惜月,花中無此清瑩。儼然姑射仙人,華佩明珰新整。五銖衣薄,應怯瑤臺凄冷。自驂鸞、來下人間,幾度雪深煙暝。孤絕處、江波流影。憔悴也、春風銷粉。相思千種閑愁,聲聲翠禽啼醒。西湖東閣,休說當時風景。但留取、一點芳心,他日調羹翠鼎。
南海吳生有道士,先世曾為柱下史。獨遺清白與子孫,牙簽萬軸廉吏門。豈徒德業嗣前人,文章頃刻成千言。興酣畫筆猶天然,常將墨汁寫青蓮。造化在指神立臂,以意作畫誰能傳。去冬裂絹作長幅,寄我江邊小茅屋。江風吹動江水來,宛如花葉紛相觸。又如四壁生幽香,叢蝶群蜂費翱翔。綠頭鴨子上壁隱,欲上不上殊踉蹌。偶將往事閒相憶,我昔種蓮村之側。刳木為舟六尺長,朝朝采蓮到日昃。晚來鼓腹臥南窗,香風徐徐生兩腋。茆檐酌酒日三杯,蓮實作飯當黍稷。世間理亂總不聞,有名不許時人識。轉盼星霜三十年,欲求此景安可得。跣足蓬頭都市行,白日慘慘幾無色。我今坐對吳生墨,香氣襲人翠滴滴,仿佛當年事藝植。吳生吳生自非神手誰能畫,因之永懸在高壁。
三危上鳳翼,九坂度龍鱗。路高山里樹,云低馬上人。懸巖泉溜響,深谷鳥聲春。住馬來相問,應知有姓秦。
塵途老我仍脂轄,藝苑多君擅斲輪。拙宦久孤金結士,神交偏羨玉為人。驅馳自覺風霜久,歲月相期雨露新。自是同聲憐去住,故傳篇詠到通津。
廟貌逾千祀,泥封古碣昏。傳云素王宅,真贗與誰論。
廣南富庶天下聞,四時風氣長如春。長城百雉白云里,城下一帶春江水。少年行樂隨處佳,城南南畔更繁華。朱樓十里映楊柳,簾櫳上下開戶牖。閩姬越女顏如花,蠻歌野曲聲咿啞。□峨大舶映云日,賈客千家萬家室。春風列屋艷神仙,夜月滿江聞管弦。良辰吉日天氣好,翡翠明珠照煙島。亂鳴鼉鼓競龍舟,爭賭金釵斗百草。游冶留連望所歸,千門燈火爛相輝。游人過處錦成陣,公子醉時花滿堤。扶留葉青蜆灰白,盤饤檳榔邀上客。丹荔枇杷火齊山,素馨茉莉天香國。別來風物不堪論,寥落秋花對酒樽。回首舊游歌舞地,西風斜日淡黃昏。
八月暑未剝,玄云黮旌幡。文儒懋武烈,意氣何桓桓。上紓當寧憂,下軫生民艱。夙夕遑晏息,所期詟苗頑。苗頑亦含靈,孰使胥摧殘。奕世受國恩,同處封域間。神武貴不殺,多殺非所安。為謝霍驃姚,談笑靖百蠻。
山市人歸暮雨飛,倚筇久立看檐霏。乍來勢若懸麻密,暫止聲如鼓瑟希。砌下蟻歸低赤幘,簾間燕入濕烏衣。今宵客夢知安穩,厭浥新涼到枕幃。
羊城舊路。檀板一聲驚客去。不擬重來。白發飄飄上越臺。故人居處。曲巷深深通竹所。問訊桃花。欲訪劉郎不在家。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君不見黃雩之山蜿蜒來百里,矯若游龍天中峙。群峰合沓簇其下,煙材霧術莽相亞。日南山人何年卜爾廬,溪谷環復岡巒紆。中有一山橫抱東南隅,屹然碧玉之屏萬丈孤,云景朝夕秀色鋪。吾聞八方人文巽其樞,茲山無乃神之都。洞門不交俗士履,石室長秘仙人圖。金芝色映丹霞彩,玉術膏流紺露珠。九笈寶章閟奇詭,千尋鐵鎖懸虛無。咄山人兮孰招,綠蘿冥冥兮猩鼯號。羌隱處兮余跡焉逝,彼屏之曲兮佳可以遨。世間萬事豈有極,王侯富貴終蓬蒿。不如芒鞋竹杖游戲此山中,猿情鶴思千古流長謠。
翩翩歸鳥,投宿深林。豈無所擇,相彼遙岑。厥有嘉樹,可以托心。雖逢赫日,終貯清陰。翩翩歸鳥,亦已倦飛。平林在望,非此曷依。是用斂翮,一意來歸。世網雖密,容或我遺。翩翩歸鳥,慮患徘徊。四顧萬里,獨有故棲。故棲來反,所愿已諧。毋思寥廓,擾擾此懷。翩翩歸鳥,顧影蕭條。亦既休息,斂此風標。仍遇儔匹,其鳴交交。營巢雖苦,亦復亡勞。
大江之東紫云山,平地拔出高?岏。晨光霽色蔚蔥茜,五彩照耀青冥端。之子當年讀書處,正近紫云山下住。長時頻見紫云生,終日無心自來去。一從捧檄脫荷衣,落月空齋屢夢歸。遙憶青山紫云里,綠蘿應長舊巖扉。知子平生抱材器,致身合在青云際。莫將心戀紫云山,當展忠貞報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