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令人挽詞二首 其二
沄沄水東注,冉冉日西頹。
側手留難住,揮戈挽莫回。
鏡分天上月,劍逸地中雷。
寂歷空床夜,悲蟲亦造哀。
沄沄水東注,冉冉日西頹。
側手留難住,揮戈挽莫回。
鏡分天上月,劍逸地中雷。
寂歷空床夜,悲蟲亦造哀。
江水滔滔向東流去,太陽緩緩向西落下。即便側手挽留也難以留住它,就算揮戈也無法讓時光回轉。鏡子破碎如天上的月亮分開,寶劍消失似地中的雷聲隱去。寂靜的空床之夜,悲苦的蟲兒也發出哀傷的叫聲。
沄沄:水流洶涌的樣子。
冉冉:漸進、緩慢的樣子。頹:落下。
側手:表示盡力挽留的動作。
揮戈:典出《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這里指想挽回時光。
鏡分:用“破鏡”典故,常象征夫妻分離或事物的破碎。
劍逸:劍消失,可能象征著某種力量或人物的消逝。地中雷:形容劍的威力如地中雷聲。
寂歷:寂靜。
造哀:發出哀傷的聲音。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題“挽詞”可知是為悼念某人而作。可能是作者身邊親近之人離世,在悲傷的心境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逝者的緬懷。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逝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傳統挽詩的藝術特色。
朱樓初日上窗紗,鏡里妝成陰麗華。不用胭脂邊地草,但調南國露頭花。
曲徑入林丘,柴門野水流。松間還倚杖,石上復垂鉤。借問家中婦,今朝有酒不?前山夕陽下,吾意正悠悠。
兩岸朱衣送宰官,中流衲子話團圞。自憐不了能仁字,歸臥杉龕蘿月寒。
長風吹河水倒流,對此如何銷客愁。半日才行三十里,幾彎還見一孤舟。商船屢過詢名姓,驛吏頻來問去留。計日算程關路遠,菊花時節到林丘。
野人還住野人家,好在山顛與水涯。不以紅塵干世事,卻于青草識年華。門前夜雨生新漲,屋上春風捲落花。只有漁樵來會酒,歌呼每到月西斜。
坐臥荒園近十春,白松蒼石絕纖塵。老夫聊借維持力,留待他年愛護人。
揮毫高山巔,馀墨走龍蛇。請收今夜雨,為汝洗袈裟。
南湖谷老誰識爾,被褐裹頭臥桑梓。早時讀易編屢絕,直道如弦仕三已。郎官十年窮不休,八口羞稱折腰米。虞廷咎夔苦夢寐,前代君臣若魚水。老驥伏櫪志千里,綈袍百結吾不恥。魯生甘守白茅屋,張良還從赤松子。洛陽少年抱區區,漢室規模叔孫禮。嗟哉往事誰向語,惠施無人予期死。鳳凰樓下黨錮成,濁流豈但十一士。君不見申屠蟠,滅跡煙霞里。又不見郭林宗,涉世終泥滓。滄江日落歸去來,東山草堂安在哉。遲清亭子風拔頹,貧賤如此令心哀。殷王中興圖逸才,孰為霖雨為鹽梅。終日畚鍤歌徘徊,于乎終日畚鍤歌徘徊。
先輩英雄跡,猶傳百里鄉。結交緣隔世,得見鬢飛霜。誰不成塵土,我空添感傷。基因知尚在,敢作敢擔當。
云木蕭疏覆短垣,焚香習靜了無言。尋常竹下經過少,惟許幽人夜叩門。
學道非學世,韜精養中和。紆朱各自貴,誰肯聆商歌。皦皦大圣心,吻然空自多。著書后子云,千載應不磨。
蘆燈煙火隔三城,遠聽漁歌舊調更。游子敢忘清世念,短蓬還系故鄉情。丹楓點岸偏留景,幽鳥迎人自報程。夢里絳榴初結實,小園新態接春生。
歸山不出戶,初過玉簾泉。萬壑危橋隱,一峰寒瀑懸。何人開石徑,引我入云煙。最愛金輪近,閒攜三兩禪。
蠶老乏婦,舍北舍南春已暮。小麥漸漸大麥黃,繰車掛壁塵生釜。蠶老乏婦。
老樹根深絡石頑,危檐飛棟插高寒。為誰洗盡蒼龍骨,成嶺成峰上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