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彥達承事挽詞二首 其二
逐客生還后,臞翁耄及時。
長鳴風雨夜,耐老歲寒枝。
坐閱炎涼改,寧隨燥濕移。
只雞澆斗酒,敢忘故人期。
逐客生還后,臞翁耄及時。
長鳴風雨夜,耐老歲寒枝。
坐閱炎涼改,寧隨燥濕移。
只雞澆斗酒,敢忘故人期。
被貶之人得以生還之后,清瘦的老人已到了高齡。就像在風雨夜中長鳴的鳥兒,似那經得住寒冬的樹枝。安坐著看盡炎涼的變化,怎會隨著環境的好壞而改變。備上一只雞、一斗酒,怎敢忘記與故人的約定。
逐客:被貶謫的人。
臞翁:清瘦的老人。臞,瘦。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長鳴:長時間鳴叫。
耐老:經得起歲月考驗。
坐閱:安坐而觀。炎涼:指人情冷暖。
燥濕:干燥和潮濕,比喻環境好壞。
只雞斗酒:指祭吊故人的物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惠彥達承事可能經歷過被貶等人生挫折,后安度晚年直至去世。詩人在其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懷念和敬意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惠彥達承事,突出其堅韌不拔、堅守自我的品質。詩中以生動的意象和質樸的語言展現人物形象,在情感表達上真摯深沉,體現了詩人與故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郡侯不識國元勛,釋子那知姜與秦。隱士有靈應撫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鴛鴦雙照水,自矜毛羽齊。欲寄萬里思,徘徊不成飛。
瓊林玄圃葉,桂樹日南華。豈若天庭瑞,輕雪帶風斜。三晨喜盈尺,六出舞崇花。明朝闕門外,應見海神車。
才宣索句便相催,頃刻吟成燭未灰。寫進御前蒙鑒賞,親聞天語嘆奇才。
曾共看花發,無端又落花。春歸君亦去,誰與惜年華。
六年一見韓山外,一別韓山又六年。浮世即教如好夢,故人能有幾離筵。我曾苦句投羅水,君返枯藤破岳煙。莫漫端州仍滯跡,珠江吟泛木蘭船。
璧水談經道已尊,霜臺飛檄譽兼存。蘇湖教化新移俗,鄒魯諸生并在門。桃李風前爭自媚,鹍鵬霄際待齊騫。講堂喜報三鳣兆,何厭闌千苜蓿盤。
兩眸頻顧盼回春,疊剪窗花飾牖新。又恐衡茅春不駐,庭除遍掃去年塵。
長風忽落青林端,風聲洶若江聲寒。太陰盤礴亂天序,推書撲筆成長嘆。美人何許媚幽獨,使我不見心無歡。頗聞隱居誦莊屈,篷窗坐擁塵編殘。琴歌酒賦兩寂莫,懸知此興殊未闌。遲君一來吐款要,舉杯放目云天寬。
臺高日欲暝,晚眺眼增明。疊嶂羅云樹,雙流抱粉城。低浮煙萬棟,清送月三更。尚約秋吟夜,江聲帶雨聽。
寂寞過青歲,悲涼為暴秦。筑中新有物,鏡里久無人。日出猶長夜,花開已暮春。皇天方降亂,一劍且逡巡。
秋宴群芳歇,東籬獨有花。敢云持晚節,不解斗繁華。
道傍誰氏館,□我坐開樽。翁嫗出迎客,兒童為掃門。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儻遂卜鄰約,為農老此村。
孝子行游江水潯,千年陟圯與同情。一航正泛輸公棹,百里難酬負米心。
武騎暄闐衛富平,紅燈千隊導蜺旌。三山火炤瓊花發,人在南天赤玉京。